第18章 徐六神(2/3)
陈稼过来江宁的原因,是因为两年前有几个文官联名举荐,说武陵王长子陈稼家世德望俱佳,为人端正,品行高洁,而且才学过人,是武周难得的国之栋梁。现在朝内多有舞弊越矩之臣,置王法百姓于不顾,危害社稷基业于私欲之中。然而言官谏臣多尸位素餐,毫无作为,正需要陈稼这样的人入朝谏朝政之得失,察百官之优弊。
以父亲陈觥的地位,陈稼本可以不用理会这种举荐的,想要做官的话,完全可以依靠父亲的荫补出仕。所以随便找个头疼脑热的理由不去,那也没人能奈何的了。不过令那些文官都不敢相信的是,在皇帝看完举荐,同意征辟的时候,陈稼竟然答应了,而且过去的时候还是拖家带口。
对于这么一个异姓王的长子,同时又是洛州城里声名显赫的人物,来到江宁后,如果只是给个谏官的话,那着实是有点太寒酸了。那几位文官就又开始递折子,请求给些学士之类的加官。不过最后陈稼倒是统一婉拒不受,理由都是景徽(陈稼字)年少,德望不足等等。
到最后也只是在学宫那儿领了个教书先生的位子,没事的时候就过来教教学生。
陈稼踱步回家之后,夫人徐氏早就准备好了茶水点心。
等到一切收拾妥当,二人闲聊的时候,徐氏道:“三弟的事情,二弟对相公说过了?”
陈稼点了点头:“外边关于景宣(陈积字)的传闻倒是不少,尤其是在秦淮河边上的那些勾栏妓馆里。”
之后他又接着道:“他们还把他的那些荒唐事编出不少故事,有的来说书,有的去唱戏,这两天倒是挺热闹。”
说完之后的陈稼笑着摇了摇头,不知道是对三弟陈积的行为感到无奈,还是对那些遍故事人感到无奈。
徐氏的脸上也浮现出不少笑意,揶揄笑道:“相公不是从来都不去学宫的对面么,怎么倒是对那里的事情知道的一清二楚。”
陈稼坐在椅子上将她揽到身边,一脸无语道:“我是不去,但是你大哥徐六神可是那儿的常客,学宫距离那儿这么近,他为了这些消息能一天跑去那儿三趟,每次都是在学生上课的时候,就把我突然叫出去。”
“看你说的。”
徐氏继续道:“我大哥还不是关心咱们家里的事,对别人的事情他哪有这么上心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