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风潮的形成(3/3)
不知阁下可曾听过青莲居士诗作,或许此酒饮下,便没有惆怅了。哈哈哈。”
来客暗惊,迟疑道:
“不知在下可否尝一尝。”
徐坤豁达道:
“自然无妨。”
本就大气的徐坤,在喝酒之后,更是感觉自己叼得不行,满是豪情壮志。
“男儿便该饮此酒,才称得上是大丈夫。”
来客闻言朗声大笑,似乎被徐坤豪气感染,待饮下一杯消愁酒后:
“世上竟有如此美酒?”
原本知晓消愁酒的,乃是一众士子文人,想要去程家酒坊打假。
结果他们归来,却大肆宣扬消愁酒之名。
因为美酒已然售出,不少文人聚集之处,皆以共饮消愁酒为荣。再加上此酒雄烈,不同于市面上的所有美酒,迅速传播开了。
如果说人人口耳相传,是当今打广告最快的方式。那书生士子便是其中战斗机,他们引领长安城内的大量主流风尚。
当消愁酒在士子群体中彻底扬名,其他各个阶层也是不可避免。无数人闻名想要购买消愁酒,最终却是一酒难求。
因为消愁酒产量有限,不可能人人买到。
再加上价格昂贵,真正能够喝得起的,也只是其中部分群体罢了。
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
长安城作为大唐都城,其实繁荣程度非同一般,绝对是世上首屈一指的大都市。
若非大唐尚在发展阶段,若是盛唐时期的长安,恐怕就不是首屈一指了,而是绝对的第一城市,世上也无人能比。
这样一座大城,购买力当然强大。
不过一两日时间,犹如酝酿了一场风暴,无数人想要去购得消愁酒。
无论是送人还是自饮,甚至是装比。
都能发挥奇效。
尤其是最高一等的消愁酒,摆在家里不但有面,更显得境界提升。
那些商贾,自然不是缺钱之辈,他们期待这等装比利器已经许久。酒的滋味很重要,但是其他作用在他们看来更重要。
风潮越是如此,程咬金便越高兴。
他已经笑得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