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快船王朝 二哥丰3(2/4)
“先生在故乡创办智勇高小学校,修堤筑路,梓人多乐道之。在暹赞助报德善堂及倡办清迈华英学校,均甚积极。培英学校之创办,更为先生大力所完成。”
郑智勇最初主办曼谷新民学校,1916年首倡培英学校,他捐款为数最巨,达四万二千铢六百铢。培英学校于1920年建成开学。
二哥丰虽然文化程度不高,近于一个粗人,但他心胸开阔,志向高远,聪明机智,爱国爱乡。正是这位粗人,创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伟业,在百姓中留下了芳名。
郑智勇是二十世纪初泰华社会著名人士,人们称呼他为二哥丰。他的传奇生活经历和轰轰烈烈的一生给泰华侨史增添了浓浓的色彩。
郑智勇先生卒于1937年3月5日,他的灵柩随后运回故乡潮安淇园乡安葬。
郑智勇去世时,有子11人,女2人,男女孙28人,曾孙9人。
1937年3月14日《中华民报星期刊》的〈本报清迈特约通讯〉,云:“清迈华英学校开追悼郑智勇先生大会(该校为郑先生所发起创设者)。
追悼大会上,主席杜友士先生报告云:在郑先生足迹未履清迈之前,本埠华侨虽众,然对于华校之设尚付阙如。殆民国六年,郑先生来迈,目击华侨子弟众多,对于华校之设极为重要,遂慷慨首先捐资二千铢为创华校倡导也。
郑先生登马一呼,侨胞呐应,华英学校于焉诞生。此后,郑先生遂被选为华英学校永远名誉总理。
郑智勇去世后,泰国洪门就没有出过什么人物了,郑家人一直把持着泰国洪门的话事人位置。自从郑智勇去世后,泰国洪门江河日下,一年不如一年,到后面就变成了一个普通的黑帮和企业。
泰国洪门在社会上也没有什么地位,泰国黑白两道都不把泰国洪门当回事,真是祖先英雄,后代狗熊。泰国洪门就这些,没什么可说的了,哎!后辈真的是无人。”
李志鹏摇头叹息道,为泰国洪门感到惋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