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杜如晦的病(1/3)
时间来到三月。
皇宫。
甘露殿。
内侍禀报道:“陛下,太医署奏报,蔡国公的身体每况愈下,每日只能喝些许的粥,昨日,甚至晕厥了好几次,只怕,只怕……”
下面的话,内侍没说,李世民却心知肚明。
蔡国公,便是尚书右仆射杜如晦。
去年腊月,杜如晦染病,李世民便下令其在家修养,本以为修养几个月就可痊愈,谁知,病症越来越严重,眼看就要不行了。
李世民哀伤道:“克明追随朕多年,一直是朕的左膀右臂,与玄龄并称‘房谋杜断’,若克明去了,那朕岂非要少了一只胳膊……”
杜如晦在李世民心中,地位极高。
后来建造的凌烟阁,杜如晦的画像就在其中,而且排第三,仅次于长孙无忌和李孝恭。
半晌,李世民道:“命太子带着厚礼,代朕去看望克明……对了,让蜀王一起吧。”
李世民本想亲自登门,可他实在不忍见到杜如晦病入膏肓的惨状。
内侍赶忙答应:“是,陛下。”
……
“什么,让本王陪太子去看望杜公?”
蜀王府。
李恪吃惊道。
徐桂点点头:“殿下,看望重臣此等事,向来,只有太子有资格,如今,陛下竟让你同太子一道去看望杜公,看来,陛下十分喜爱你……”
李恪想了想:“东宫那边是个什么意思?”
徐桂道:“东宫只怕并不希望殿下前去,只派了一个小小的宫人来通禀,况且,蔡国公的两个儿子,尚舍奉御杜构,尚乘奉御杜荷,皆与太子交好,此次代天子宣扬洪恩,可借机拉拢人心。”
李恪一愣:“你这老货,倒懂得挺多,你当真只是服侍蜀王的近侍?”
这老太监,人情世故,官场宦海,都懂得不少,一身功夫,更是出神入化,十分不简单,李恪不由得怀疑起来。
徐桂沉默片刻,道:“殿下,我自小照料旌阳公主,公主离世前,嘱咐我一定要照顾好蜀王,当时,蜀王年幼,宫中凶险,我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来。”
老太监口中的旌阳公主,便是蜀王的生母杨妃,亦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
李恪看了徐桂一眼,道:“你回禀东宫,说本王偶感风寒,担心传染给蔡国公,就不去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代天子宣扬洪恩,不符合本王低调的作风。
“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