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2/3)
这样的消息顿时激起许多对满洲铁路权益保佑期望的华尔街投资者。哈里曼财团的这些人,不是第一流的财团。但也算是主流的财团之一了。
虽然在美国并不能和摩根、洛克菲勒财团相提并论。但也是个拥有资产达到10亿美元的庞然大物,要知道哈里曼本人的个人财富就有3亿美元,在整个美国个人财富排行榜中向来是在前十名以内的。
1848年长岛出生的哈里曼,青年的时候就表现出投资天分。在1870年,他便在华尔街建立了哈里曼商行,申请了纽约交易所的会员席位,从事着和摩根类似的投行买卖。在那段时间里面,他主要为铁路大王古尔德、范德比尔特之类的巨头们做了一些服务,在此他便和铁路投资有了交集。等到哈里曼迎娶一个经营一个规模不大的小铁路商人的女儿为妻,哈里曼便开始如饥似渴的求着岳父指点他铁路相关的知识。
从十九世纪八十年开始,白手起家的哈里曼在纽约州南部买下第一条小铁路后,此后,他又在岳父的指点下,在纽约大肆购买小型铁路。然后,又把这些铁路整合,并且运营良好之后,整体打包卖给当时是范德比尔特所控股的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获取了不菲的利润。
此后,哈里曼越发对铁路感兴趣。并且在铁路巨头的交锋中如鱼得水,左右逢源的获取暴利。他没有摩根那样等到铁路行业群雄斗到精疲力竭趁机一网打尽的实力。但是,眼光敏锐他哈里曼总是发现最好的机会投资铁路,并且把一些大公司垂涎的某些铁路成功出售。留在自己手中的铁路资源也被其打造成跨州的铁路运输网络。甚至在巅峰时期,哈里曼意图打造出能够威胁摩根化铁路运输体系的联合太平洋公司,意图整合美国连接东西部运输的六条主要铁路大动脉。
虽然,挑战是以失败告终。但哈里曼在和摩根抢夺各大铁路工股权的时候,双方有意识的把各条太平洋铁路公司的股票抬高了十多倍。在此过程中,哈里曼的财富又膨胀了。
其后,摩根也不得不承认。如果不和哈里曼和解,那么六条太平洋铁路的控制权,他仅仅能够掌握三条。所以,摩根也不得不和哈里曼和解,联合组建了北方证券公司来控制六条太平洋铁路。
不过北方证券公司这个巨头的生命是短暂的,不过是两年多时间,就被迫解散。此后,摩根控制了五条太平洋铁路。哈里曼掌握的的现金虽然有所增长,但他失去了几家重要的铁路公司控股权。
北方证券公司解散后。哈里曼对于继续挑战摩根的铁路统治权是没有任何信心了。不过,哈里曼却是把目光放到了全球!——在美利坚以外拓展自己的铁路王国。这个计划中的铁路王国规模空前强大,从西伯利亚一直延伸到满洲。
从此之后,哈里曼便全身心投入他的铁路大计。哈里曼不但在俄国、日本及逆行努力,而且他的代理人甚至在后来会和袁世凯进行接触。可见,哈里曼对于这个全球铁路计划确实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动真格了!
哈里曼之所以支持日本挑战俄国,那是因为,俄国人在经济上实行麽胡关闭政策。外资向要在俄国修建铁路,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事实上,日本和俄国的财阀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一有机会,便会使用其经济、政治影响力使日本在殖民地中实行由国内寡头垄断的政策。
从日本本土经济版本上看,由于日本的关税到现在还控制在美国等列强手中,并不算dú • lì自主。所以外资在日本本土中占据的比重仅仅你次于本土大财阀。而与此形成先民法对比的是,日本通过甲午战争武力从中国手中夺取的tái • wān、朝鲜等等殖民地,却实行了由军事管制派排斥外资涉足其中。本土财阀在殖民地中享受的特权远远超过其在本土享受的特权。同样一笔资金,投入殖民地,受益往往也炒股偶在日本本土的收益。这可能是导致日本财阀总的支持对外战争的主要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