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风格与人格(2/4)
“办法,没了粮食,如何想办法?”田震责问周忠贵。
周忠贵没想到尤蕴含也加入到了反对自己的行列,有些生气地对他俩说:“救危救急,世间情理。眼下,我们还能说得过去,可担山公社就要断粮了呀!”
尤蕴含见周忠贵上了犟脾气,端着饭碗,站起来去了厢房。看到她闭上了房门,田震伸手弹了两下桌子,小声问周忠贵:“是不是县委要换届啊?”
周忠贵看着他那别有意味的眼神,有些慌张地说:“别瞎牵扯,我这是服从大局!”
他又说道:“你放心,我不会独断专行的,对每个党委成员,我会逐个征求意见的。”
书记跟党委成员谈话,是有讲究的。要按照排名先后来。肖大嘴是粮管所长兼党委委员,排在最后,当周忠贵跟他谈话时,已经快吃午饭了。所以周忠贵也就加快了节奏,当肖大嘴走进他的办公室,周忠贵开门见山地说:“老肖,担山公社六个大队快断粮了,县委张部长希望我们借给他们三万斤粮食,你是什么意见啊?”
“有粮食当然应当借了,发扬共产主义风格嘛。”周忠贵没想到肖大嘴这么痛快,兴奋地说道:“党委大部分同志跟你的意见是一致的。既然这样,那就麻烦你了,把机动粮给担山公社送过去。”
肖大嘴却皱着眉头说:“周书记,我们哪有这么多机动粮啊。”
周忠贵觉得不妙,诧异地望着肖大嘴。
于是,肖大嘴解释道:“周书记,剩下的四万斤机动粮,刚刚被尤院长领走了三万斤啊。”
周忠贵并不是那种遇事惊慌失措的人,他清楚这种突变虽然发生在尤蕴含身上,但绝非是她一个人所为,因此,他波澜不惊地朝着肖大嘴“哦”了一声,然后挥挥手,让肖大嘴走了。
中午吃饭时,周忠贵不紧不慢地回到了家,守着火炉熬制高粱粥的尤蕴含见他回来,神经质地低下了头,注意力完全用在了熬饭的铁锅里。
而周忠贵却找来个小马扎,坐在小饭桌前,聚精会神地翻阅开了从办公室里带来的报纸。
等一碗热乎乎的高粱粥端到了他跟前,周忠贵才开着玩笑说:“这不会是机动粮里的米吧?”
尤蕴含也淡然答道:“那是给优抚对象吃的,比这些好。”
“你的动作可真快啊。”他的意思是指她领走机动粮的速度。
“不快不行啊,”在暗斗中,她也不温不火,“二百多烈属、五保户都交给了我,到时候断了粮,出了事,我担不起啊。”
“就这么一点余粮了,让你一勺,挖掉了大半壁江山啊。”
“我只要了属于烈属、五保户的那一份,这是党委会原先确定的。”
“那也得履行个手续啊!”
“党委早就有规定,动用机动粮,必须经过田震社长的签字,程序我们都走了呀。”
周忠贵的嘴角浮起了轻蔑的一笑:“既然党委那样规定了,也可以再另外规定嘛!”他的意思分明是追讨领走的机动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