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三哥来了(1/3)
其他人听到徐绍阳没有参加今年会试,虽然十分好奇,但出于礼貌,也都没有多问。
不一会,那位年轻公子回来了。
他迫不及待打开诗集,里面第一首便是“相见时难别亦难”。
因为在坐人很多,在这种环境下,不可能好好细品每一首诗,于是他大致翻了一下,问道:
“这不是刻印,是手书?”
董盈莹含笑点头:“是,因为总共就只出六十本,我祖父、父亲他们都很喜欢这些诗,所以决定手书。”
所谓手书,就是手写。这六十本诗集,全都是手写的。
众人围在那位公子身旁,细看字迹。
“这好像是几个人的笔迹。”有人道。
“前面三首,是我祖父、父亲、二叔所写,余下的……”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是我所写。”
徐绍安不可置信的看着董盈莹,他都不知道,居然是三位董先生和她所写。
他急忙起身,想要去买一本,但是刚站起来,忽觉身上没有那么多银子。
他悄声问徐绍阳:“大哥,你们带银子了吗?”
刚才徐绍阳听到董盈莹这么说,他也想买一本。那可是董先生亲笔所书啊!
可是,这是他们写的诗,怎么最后还要自己出钱去买。而且八十两一本,这也太贵了!
他可以忍住不买,不过二弟想买,倒是可以借银子给他。
他悄声对焦娇道:“借八十两银子给二弟。”
焦娇现在有钱了,出门都带着上百两银子。她将荷包递给徐绍安。
“多谢大嫂。”徐绍安悄声说了一句,赶忙去前堂买书。
总共就只有六十本,下手晚了,可就没了。
他前脚刚买到,后面几位公子也跟了出来,纷纷掏银子也要买。一下子,《义山诗集》就卖出去七本。
焦娇看几人买书回来,个个如获至宝,珍而重之的捧着。有些疑惑:他们是冲着诗去买的?还是冲着字去买的?
她看了徐绍安手里的诗集,字写的是挺好,不过她觉得,她家徐绍阳的字也不比这个差呀!
大家正在议论着诗集里的诗和字,忽然,有人在门口喊了一声。
“娇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