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书很贵(2/4)
“我?”焦娇指着自己:“我只是去逛逛,没打算买。”
“走吧!万一有你想买的呢。”
马车上,焦娇才知道,徐绍安、徐绍祥在书院上学,每个月还另外有十两银子,给他们买笔墨纸砚、买书。至于徐绍勇、徐绍康那对双胞胎兄弟,他俩在学堂念书,每个月也有五两。
徐绍阳几年来在家自学,他所用的笔墨纸砚都是府中采买,买什么他用什么,很少单独支过这笔银子,所以他开口要四十两,曹氏也就答应了。
当他俩来到文林街,焦娇终于知道,为什么徐绍阳要了四十两。因为,书很贵。
比如一本四书五经里字数最少的《大学》,要八百文钱;而一套《论语》,要八两银子。
焦娇咋舌:“这差不多是一文钱两个字了!”
徐绍阳笑道:“还有你这么算的?”
然后道:“这些书,几乎每个学子都会买,刻一副板可以印刷很多册,所以,这些书已经算是便宜的。而有些书,只有少数人才会买,那些书才叫真的贵。”
“有多贵?”
“比如你看过的《方舆纪览》,现在至少卖二百两。”
“二百两?”焦娇惊讶。
“那本书是祖父时留下的,很久以前就已经不刻印了,存世的,应该都在各大府中。现在想买,恐怕二百两别人也未必愿意出让。”
“这么说来,你那一书架的书,很值钱啊!”
“嗯。”徐绍阳点了点头。
他没说的是,曾经三弟到前院书房偷书,拿出去卖,被曹氏发现,于是让他和二弟将前院书房里的书分了,拿到自己书房。
所以前院书房里空空如也,只有书架,没有书。
曾经徐府日子艰难,曹氏典当这个、典当那个,也没有卖过那些藏书。
徐绍阳问:“有你想买的书吗?”
焦娇摇头:“没有。”
随后两人又逛了别的书店。
焦娇问:“如果写一本书,要如何才能印刷售卖?”
“这要看写的是什么书。如果不涉政事,到书务司报批,经过书务司审核批准,便可以印刷。之后凭书务司的批文,便可以在各家书店售卖。”
“如果牵涉政事,也是到书务司报批,不过审核程序就比较繁琐。书务司要层层向上递交,报审到翰林院,翰林院会同有关部司会审。会审通过,方可印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