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气候差异(1/2)
越过东坡松林,三人驱马往沟深处。
任洪昌偏好武事,见李信虽然宽阔麻袍下依旧缠着绷带,可上马动作矫健,不像养伤之人。
遂关切问;“中更当日力斩五贼身受两创,不知如今伤势如何了?”
“伤虽在紧要处,多系皮肉之伤,平日倒也无碍。”
李信斟酌回答:“只是阳关气候湿冷不利于伤势痊愈,待我与曲氏完成赌斗后,将准备驱赶牛马五十余前往天水或陈仓出售。天水气候湿热,入秋时相对干燥,有益创口痊愈。”
这话入耳,任洪昌眼睛一亮:“中更,莫非气候干湿、冷热还会影响伤势痊愈?”
李信肯定点头:“越干越好,越洁净越好。事物多遇水而腐,不论皮革或木材,受潮则变。粮食储放第一要务便是防潮,唯有隔绝水汽侵蚀,粮食方能贮存完全。”
田乐本不以为然,听到这里也是缓缓点头,有恍然之色:“原来如此……”
他还望腾出双手对着李信郑重一礼,任洪昌也是强敛笑容,做庄肃模样拱手道谢:“中更此言,乃安身立命传家立业之金玉良言。”
李信只是笑笑摆摆手,做出不以为意的样子:“不必如此,不过是微末之见,能否奏效还是两说。”
这一刻大概理解那位张良张居正为何被描述为鬼神之能、仙家手段。
见李信谦虚,任洪昌也不强辩,做了快三年的阳关亭长,也处理过几期命案,见过的伤者也有十几人。
阳关这里夏季气候湿冷阴凉,的确不适合养伤,明明许多妥善包扎的伤口最后却会溃烂,一发不可收拾。
也因此三人谈起了周边郡县气候差异,这种天文地理偏向于神秘领域的话题令任洪昌、田乐有些亢奋。
似乎只有大儒、名士们才能畅谈天文地理。
汉阳郡城的气候是湿热多风,夏日干燥时很干燥,但雨水频繁,因而湿润。县城也是大致的气候,与阳关这里不同。
更不同的是陇西郡,降雨肯定是比关中多的,可气候干热,有令人沉闷之感。
陇西郡以西,夏日就与关中类似,显得燥热,越往西就越干燥,武威郡尤为显著。
另一侧的天水郡被大山环绕,渭水从中流淌,因而气候闷热潮湿,这利于粮食生产,也让天水有让人讨厌的蚊虫。
从周围各郡的气候来说,也就汉阳、武都、陇西、天水及东北的安定适合养马,是大汉帝国西北最重要的战马繁育中心。
更西边的张掖郡虽有河西走廊,有山丹军马场,可现在凉州西部的防务严重依赖河中、湟中两支义从武装,以及五属国都尉名下节制的匈奴义从。
贩卖兽群是河湟义从、五属国匈奴归化部族的唯一经济来源,所以山丹军马场到现在已徒有其名,无法源源不绝向东都雒阳提供优秀又足量的马种。
雒都得不到足够廉价、充足的优秀战马,那京营禁军中的骑兵力量就受到限制。骑兵力量衰退,遥远的凉州西部防务就更离不开河湟义从的协助。
而凉州西部地广人稀,各类杂种小羌部族难以管教,所以农业发展缓慢,只够自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