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南山林场(2/2)
这笔钱少不了的,早买早享受。
正午阳光灼人时,扈彤背着满满一背篓蘑菇,韩细君篮子里也装满结实的白蘑菇,这是一种类似杏鲍菇的白色、质地密实的蘑菇,有浓浓的蘑菇香味。不同于松林里常见的狗尿苔,这种白色香蘑菇生在松针腐殖层,不像狗尿苔生长在朽木中。
这种白蘑菇叫什么名字,本地人没有专有名字,李信也不认识,只觉得有点像杏鲍菇,可质地密实,掰开后菇香浓郁。
蘑菇只吃白的,有蘑菇香味的,这是本地人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经验,狗尿苔是褐黄色的,闻着有朽木气息,两者很好辨认。
她们来河边洗蘑菇时,李信正与韩初九坐在沤麻池边商议承租南山林场的可行性。
沤麻池修在河边开挖的坑里,四围用石块垒砌,秋日水麻收割后就剥出皮层丢入沤麻池中浸泡,数月后再捶打纤维,用旋车纺织成麻线。
扈彤洗蘑菇时,韩细君就跑回去背来满满一背篓的干牛粪,架起一块儿两寸后石板,石板下堆积的干牛粪引燃后,韩细君削切白菇准备炙烤。
采蘑菇的乐趣之后是烤蘑菇的乐趣,韩细君似乎很适应这里,忘记了阳关镇子里体面、无尘无垢的清丽生活。
闻着白菇浓郁芬芳,韩初九总结说:“你也不必疑惑,镇里各家之所以不承租,不是郡县不愿出租,而是各家没有承租的必要,还要平白承担许多风险。”
镇里高家、赵家是土著,张李韩三家是百年内陆续迁来的,才把阳关镇的镇民瓜分,形成稳定的放贷产业体系,哪有多余的心力去承租、经营林场?
盐铁是少府、大司农联合专营的,酒是县寺专营,山泽林场是汉室私产,少府负责经营,有人承租的话,自然是价高者得。
见李信神情郑重,韩初九又补充说:“不要担忧官府阻挠,无非是价钱问题,再要么就是钱没花到该去的地方。你若诚心要承租林场,我看每年一千五百,再加两千茶水钱就能办妥。兴许,这钱还能再低一些。”
听了这准话,李信才释然:“总觉得林场如同一座金山,始终闲置无人开采未免可惜。”
“呵呵,方圆五十里林场,参天巨木少说也有三百株,这自然是一座金矿。”
韩初九先伸手接住韩细君递来的白菇烤片,吹了吹塞嘴里嚼着,挑眉:“你如果打这些百年巨木的主意,那就乘早息了这心思。这些巨木是少府登记在册的,修建宫室殿宇时才会斟酌取用,几乎是御用之物。”
林场里没有歪瓜裂枣,长歪的松木早就被乡寺官吏画了标记,被乡民合法砍伐烧成了灰。
现在林场里的松木是选拔、人工植林的松木,其中还留有运输大型松木的拖拉通道。
李信理解了,面有恍然之色,当即说:“大哥放心,我想的是烧制木炭运往关中贩卖,同时兼牛马、粮食贩运。”
松木富含松脂,制造木炭时有些不合适,可松木又是硬木,也算上好的木炭材料。
韩初九眨眨眼睛,眯眼:“木炭?你怎么运输?这里距离天水二百四十里,距离陈仓六百里,你怎么贩运?”
一侧给李信递送烤白菇的韩细君喜形于色,雀跃说:“我家有马车五十辆,每辆能运两三千斤粮食。天水与关中有渭河河运,到天水转河运能节省更多运费。”
韩初九看看珠玑在握的李信,又看看身心释然喜悦无比的堂妹,也面露恍然之色:“这样也好,能免得腹背受敌,或许能免去不必要的争斗。”
只是李雁流产,李成险些被打杀,李亮又在一旁虎视眈眈,三家能协调矛盾重新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