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李信的三国日记 > 第20章 韩初九

第20章 韩初九(2/2)

目录

出乎韩初九预料,李信毫无颓色,笑容轻松:“不过我现在感觉十分惬意,如果你的病症能治愈就更好了。”

韩初九面无笑意闭上眼睛懒洋洋:“还是病了好,躺在这里动弹不得,反而能把人看清楚。”

李信揉了揉略酸鼻子,刚走下扶手陈旧的楼梯,就见一楼里母亲、大赵氏一起做豆腐,韩十七抱半碗豆腐花在吃,扈彤蹲在灶台前烧火煎药。

打了招呼,李信解开一包韩初九的药剂,引来大赵氏警惕目光,李信只是对她笑笑,抓起一片片药材浅嗅。

大约有十种药材,他勉强认出山楂、姜黄、黄芪、白芍、大黄和本地出产的柴胡,鱼儿沟内就有大量柴胡,这是很廉价的一种药材,主治伤寒感冒。

扈彤抬头问:“阿信你还懂药材?”

“不懂。”

李信将药剂包好,接住母亲递来的一碗豆腐花,一勺温热、鲜咸的豆花入口压碎,吞服后口齿间又有微微的甘甜:“妗子,初九是不是喜欢吃豆腐?”

大赵氏一愣,回答:“初九一直喜欢吃豆腐。”

扈彤也跟着说:“他拿豆干当干粮吃,顿顿离不开豆腐。”

“让他今后少吃,最好别吃。还有十七,每日吃二两豆腐就可,宁饿着也别多吃。”

李信说完快速吃完豆花,放回碗:“娘,明日咱搬入鱼儿沟,我先去河滩村找高建平。”

张氏想到这两日的变化,愁绪涌上面庞,颇有些不知所措。

韩忠家在算计自己儿子,表姐韩氏也算计,自己兄弟也在算计自己儿子,现在露出面目划清界限,是恼怒还是彷徨,这是一个问题。

李信去河滩村前,先顺路来到河西街的张家老宅。

他来时小舅正坐在树荫下翻动欠条,厚厚的三叠,用条石镇着。

一张十年前的欠条,可能会不断打补丁,夹入补充一些新内容。

小舅指着最厚的一叠欠条说:“这是我帮你娘放出去的,你先过目,回去跟你娘对一下账目。欠条还要放在我这里,后面会陆续转给你。”

李信应答一声,翻开欠条,说是高利贷,但日息在四厘,即一百银币一个月的利息是十二,正好符合大汉律令。

但高利贷行业你借一百,能给你七十现钱就不错了。

如果一户人家借贷超过三十银币,那意味着这家一个丁壮的月收入正好跟利息对冲,意味着放贷人会有一个能拿利息抵充月薪的雇工。

所以放贷总数虽大,但平摊到各家,平均每家还不到二十银币。

剪羊毛也要有个限度,饿不死还能干活,保持这个状态就行了。

每户镇民放贷二十银币,一年利息就有二十九……乡寺征税后,镇民还了利息,勉强也就能温饱过日子。

厚厚一叠欠条,最少的借贷五银,多的也就在二十五,本金总账约在八百。

小舅会拿走三成利息,这八百本金每年能给李信带来八百左右的利息。

拿走三成已经是亲情价,其他人委托小舅这样专业的放贷人放贷,利息都是对半均分的。

“阿信,许多人并未借贷现钱,而是赊欠耕牛,过半借条是这么来的。镇里各家遇到白事时没有借贷的,多是操办婚礼时借贷。这几年敢赊欠耕牛的人越来越少,我与你大舅又要为张承今后做打算,这才把手里的牛群转到你手里。高正盛终究是你舅,你跟高家抢耕牛买卖,他家也不好用过分手段。”

说着找出高建平一家的欠条递给李信:“高建平欠了我八十,他这辈子是还不清了,他得拿命来还。这人是个孝子,先是给老娘治病找我借贷,后来成婚时我又给他借贷,前后本金五十,见他还不清,我又给他赊欠了一对黄牛。”

小舅神情漠然,口吻平淡讲述:“别让他轻易死了,这条命你要省着用。”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