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日记(3/3)
运到中原、齐鲁、江淮、荆楚这些地方,这些驴马价值会在六七万之间,折算铜钱是六七百万,折算汉初五铢钱就是三千万钱,折算黄金就是五百金。
朝廷鼓励边塞百姓、豪强向腹心地区贩运牛马牲畜,贩马贩牛是免关税的。
想的越多,韩忠越觉得心疼,感慨:“她们若能拖住李信三五月,何至于如此被动?数年心血一朝尽没,这口恶气如何能吞下?”
妻子小赵氏见状开解:“不能怪她们,李信回来时就一副六亲不认的架势,摆明了不念旧情,又何必为难她们?”
“唉,可惜呀。你是不懂,我还是看好李信的。我做他丈人,今后他继承我衣钵,多好的事儿呀,他怎么就不理解?”
韩忠长吁短叹不已,心中相关的计较有太多太多,偏偏李信不如他愿,失去了进一步操作的余地。
李信这里一断,李信母亲张氏与韩氏的交情也彻底破裂,韩氏也在张家地位大降,失去发言力。
张家、李家分离出去,现在还不知大侄儿韩初九的心思。
韩初九若也跟张家、李家一起分离,那自家在阳关镇还有多少控制力?
阳关镇的镇民家家户户几乎都背负着高利贷,每年他们上缴给大汉朝廷的税赋才值几个钱儿?
不需要干犯法的事情,通过合法的放贷,张、李、韩三家就能一茬茬收割利息,这可比兼并土地、招纳附庸、蓄养家奴要赚的多,还轻松。
镇子里总共就这些放贷人,仿佛牧羊人一样定期剪羊毛,每个人的羊群是固定的。
张家除了张承没资本放贷外,张孟达兄弟、张氏、张开都是放贷人,李亮、韩初九也是放贷人,这些人大约控制了阳关镇近八成的户口。余下不到一成的户口,才受他控制。
这是张韩李三家驱逐左更赵氏,打怕大夫高氏的战利品。
三家中该决出一个首领,谁来当比较好?
应该是自己,自己老死后应该由女婿李信来继承。
可他怎么就想不明白,突然就犯糊涂呢?
难道真的攀上东都高门,看不上阳关这片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