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巨大商机(2/4)
长子柴哲威是从三品散官,收入减半,加上在军中的职务补贴,一年有408贯。柴令武是正四品散官,没有其它收入,一年只有289贯。
家里收入最高的是平阳公主,可惜她已经去世了,她的俸禄自然也没有了,这就是柴绍家最吃亏的地方了。也因此他府上的收入,比起其他勋贵要少很多。
家里还有田庄等收入大约400贯。
一年的总收入总共加起来也就2200贯左右。在这其中包括粮食和绢帛的价值,现金的数量占不到一半。收入就这么多,府里养着一百多人,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各种开支巨大,一年下来,基本上没有什么结余。
家里还有几座宅院,房产价值倒是不少,可是整个公主府拿不出3000贯的现金来。
好在此时唐朝的物价很低,一斗米斤只要15文钱,到了贞观八年以后,很长时间内一斗米只要三到四文钱。一个农户一年的开支一般不超过一贯钱。长安著名hóng • dēng • qū平康坊,普通青楼女子包夜的费用也只有300文钱。
柴令武一个月的零花钱一般只有5贯钱,虽然相当于5个农户一年的开支,可是,跟他预想的挥金如土的生活相差太远。
“啊?这么穷啊!”了解了家底儿之后,柴令武有点儿傻眼了。
李英娘有些惭愧地说道:“我不会经商,只能勤俭节约,省着花钱。”
唐朝初年,一个官员如果只靠着俸禄,日子都紧巴巴的,比如魏征,家里的房子十分破旧,孩子有时会穿着打补丁的衣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