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算盘(2/3)
所以,刘焌在精心计算后,在不影响江川局势的情况下,只调动五万大军。
他有自己的小算牌,这仗,肯定要打,但蜀国不能第一个动手。
一旦第一个动手,以他目前的力量,面对汉军,肯定只有挨揍的份。
他只有等,等赵国和武国,对汉国发起了进攻,而汉国形势不妙,迫使王秦从南川抽回陈寻等汉军。
只有如此,他才有取胜的希望。
只有这样,他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夺回南川。
同时,还能从魏国手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这是一石二鸟啊。
刘焌的小算盘打的响。
但赵国和武国,同样不是傻子。
尤其是武国的东英海,他将形势看的更透。
他之所以答应与魏国休战和谈,主要是因为成水华开出的条件让他满意了。
保留了他在陆地的势力版图,让他得以抽回力量,解决井田见。
当前的形势,遏制王秦,是必要的。
但消灭国内的反对势力,井田见,才是他的头等大事。
不过,既然魏国主动牵头,发起遏制汉国的计划。
东英海自然要跟着配合,他派宁中次率五万水军,返回明珠三岛。
加强对明珠、翡翠、宝石三岛的防御工事,同时深化三岛的战略意义,为以后进攻汉国做准备。
至于进攻汉国,东英海想过,但他不会下令第一个动手。
这个时候,大宁的大汉水军,已经有十来万人,战船近千艘。
想要打赢这一仗,他必须抽调二十万的兵马才行。
这对目前的武国来说,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可也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
武国决不能轻易挑起战端,就算要打,也要等蜀国、赵国先动手,而且取得压制性的胜利。
只有这样,他才能出兵。
否则,这个时候,第一个出兵的国家,就要承受汉国最猛烈的反击,是十分不利的。
东英海审时度势,将形势看的通透。
撇开武国、蜀国,之前与汉国关系好的穿一条裤子的赵国,则蠢蠢欲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