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策略(2/4)
武军尽管强大,但也攻不破这两处地方。
可是让百姓们失望的是,杨明和朱繇根本不同意这些逃窜的百姓进城。
他们穿过武军的包围圈,来到城池之下,乞求大开城门,让他们暂避。
这在杨明和朱繇看来,就是一个陷阱。
武军怎么会好心放这些百姓,平安的抵达城池之下,他们的目的一定是为了在其中安插奸细。
只要这些奸细混进了城,便可与外面的武军里应外合,夺取城防的控制权,继而攻破坚城。
但是不允许百姓们进城,杨明和朱繇的名声将彻底遗臭万年。
杨明无所谓,他本是大楚皇室,如今为了保全性命,投降朱繇,替朱繇卖命,名声已经烂大街,再烂又能烂到哪去?
可是朱繇不同,他是一国之君,得位本就名不正言不顺。
如果再无民心支持,他这个梁国是不会长久的。
此事传扬出去,暗地里蠢蠢欲动的异心人士,定会借此大做文章,攻击朱繇。
百姓们必会对朱繇失望之极,这对朱繇的统治将会造成巨大的破坏。
但是朱繇却又不得不这么做,一旦让奸细混进了城,局势将彻底失控。
以麻一诚的奸诈,肯定会趁百姓入城之际,发兵猛攻。
越城一旦失守,梁国面对武军的进攻,将彻底失去屏障。
武军可长驱直入,兵临大明城下。
这样的局面,是朱繇不愿看到的。
相比较而言,他宁愿背上置百姓于不顾的骂名。
麻一诚见朱繇不愿接纳这些逃难而来的百姓,心中暗暗称赞朱繇是个枭雄。
于是,他不再客气,立刻命令部将,屠杀越城下的百姓,然后将他们的头颅堆成山。
越城和千溪镇外,凄厉的哭喊声响彻天空,那是无助和绝望。
其中不乏对武军的痛骂和对朱繇的怒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