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心悸(2/4)
将兵书放在梧桐树前,从怀中取出两块火石,擦了好几下,才擦出火花,将兵书的一角点燃。
随后,火花变成火焰,几本泛黄的兵书很快燃烧起来。
望着燃烧中的兵书,王秦没有丝毫心疼。
楚国的律法规定,百姓是不能阅读兵书与私藏,违者都是要受到严惩。
统治者总是会担心被剥削的阶层,滋生出反抗的想法与力量,因此在统治力度方面会极度的残酷与严格。
兵书的内容,在王秦心里,早已滚瓜烂熟,但是想要能够灵活运用,还是相当有难度的。
如果一切都按照兵书上记载的内容行动,而不懂得变通,只会死的很惨。
纸上谈兵,谁都会,可真正的兵法大家,却没几个。
据王秦所知,如今的楚国,能称得上名将的只有陛下的小舅子,朱繇。
朱繇从军十载,大小战役上百场,不管是在对东海的贼寇之国武国,还是对军事强国赵国,亦或者是三川之地的蜀国,都取得过相当骄人的战果。
拥有如此骄人战绩,再加上外戚的身份,朱繇本应该是楚国军方最具有话语权的大佬。
只可惜皇帝多疑,猜忌朱繇外戚的身份和对军方的影响力,担心朱繇造反,威胁杨氏的统治地位。
于是便找了个借口,将朱繇派去偏远的南方,负责看管镇压那些南方的蛮族。
这在明眼人看来,就等同是流放。
现在好了,蜀国大军发动雷霆一击,顷刻间,便摧垮了楚国的防线,楚国上下,竟无一人有主意和能力,可以击退蜀国大军。
唯一能够想到的方法,便是赶紧征兵,组织起一只庞大的军队,用人海战术拖住蜀国大军的脚步。
另一边,赶紧将朱繇召回,让他统军御敌。
朝野之上,与朱繇政见不合的朝臣们,自然是不愿朱繇被召回,因此,他们提出要与蜀国和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