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从零(1/3)
“鞑子要上来了!把那两个大家伙推上来!!!”
宁王朱聿圳放下望远镜,转身对炮手大声吼道。
涿鹿城墙上面,明军炮手忙碌不停。
朱聿圳口中的大家伙,指的是两门升级版红夷大炮。
这是宁王手中威力最大的火器,如果发射霰弹,两门红衣大炮,就能封锁城墙前面五六十米宽的阵地,打的建奴血肉横飞。
红夷大炮原产自西班牙,成化年间引入大明,加以改进,带有准星和照门,可以进行粗略瞄准,有效射程五六百米,仰角发射时,射程更远,可达一公里。
朱由检对火器极为重视,对红夷大炮这样的火器更为上心。
今年年初,毕抚坚等人对红衣炮进行改进。毕千户苦思冥想,加长了炮筒,希望能增加火炮射程,然而成效不大。而且在试射途中还炸死了几名炮手。
直到李若琏带西班牙人汤姆士返回京城,汤姆士对铸造工艺加以改进,使金属中钢含量提高,同时含铅量大幅度降低,经过反复试验,铸造炮筒更加坚固,改良版的红夷大炮威得到显著提升。炮筒质量的提高,不仅减少了炸膛的发生,还能装填更多的火药,因此威力更大,射程也更远。
这款新式红夷大炮模具成型后,京郊皇庄兵工厂工匠们加班加点,日夜不休,终于三月底铸造出第一批新式红夷大炮,共计七十二门。
这种红夷大炮发射实心炮弹重量,从以前的一公斤提升到三公斤,而射程,也由从前的五百米增加到七百米。
当然,此时的红夷大炮发射炮弹仍是实心弹,在没有精密车床,没有熟练工人的时代,制造开花弹成本是实心弹的十倍不止。即便朱由检能支撑昂贵费用,想要研发成功且装备到前线炮手,时间也是不够的。至少在与清军的第一次交锋中,他是没有机会使用开花弹这种大杀器了。
临行前,朱由检调拨给秦王二十门新式红夷大炮,用以抵御建奴,不得不说,崇祯皇帝这次是下了血本。
两门红衣炮被推上垛口,安置在东西两面,保证两边侧翼火力压制。
“虎蹲炮也抬上来!”
五门虎蹲炮也被推上来,安置在棱堡正中央。虎蹲炮威力不大,适宜野战中使用,在山地地形效果更好,类似后世的迫击炮,用它来守城确实有些不伦不类。
好在宁王手上这五门虎蹲炮得到改良,在汤姆士的努力下,虎蹲炮发射的实心弹丸被改装成纸包的炸药包,炸药包落地的威力远远大于实心炮弹。
还有万人敌,无敌火鸦之类的火器,将棱堡前面挤得满满当当。
宁王麾下亲兵两百余人,各人手持鸟铳鲁密铳,分作三队,等待敌人进入射程。
“放!”
炮兵旗官挥舞红色战旗,炮手将火把伸向药池中引线,点燃引线,明军炮手们迅速躲到在沙袋后面。
轰隆两声巨响,红衣炮周围升起浓烟,脚下剧烈抖动,如同地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