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乔家小院(3/4)
崇祯十七年春,顺军逼近宁武关,在此之前,顺军曾攻打代州,而驻守代州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周遇吉。
相比宁武关,代州地势险要,兵力粮草,守城器械,也更为完备,面对汹涌而来的顺军,周遇吉稍作抵抗,便向宁武关逃窜,将由通往京城的大道完全敞开,便于顺军通行。
这种保全实力的做法本无可厚非,对这种军头来说,失去军队,便失去了一切。
倘若李自成顺水推舟,由代州径直北上,往京师而去,宁武关便能存活,周总兵实力也能得到保存。
然而造化弄人,周总兵对顺军东征意图误判,实际上,闯王出关,只在解除宣大威胁,确保古都西安高枕无忧。
说的更直白一点,李自成他们打的是治安战,维持陕·西安宁而已,而不是这些墙头草军阀们所希望的灭国战。
根据后来各项史料相互印证,崇祯十七年顺军东征,初衷是为尽快击溃宣大镇,就地掠夺,以战养战,而不是要和大明王朝死磕,至于后来占据北·京,改朝换代,是李自成等人从未想过的事情。
所以,尽管忠臣周遇吉把通往北·京的大路让了出来,顺军却犹豫不决,宣大镇主力尚存,占据代州后,顺军没有继续东进,而是绕了个圈子回来攻打宁武关。
宁武关是周遇吉老巢,他的全部家当都在这里,顺军欺人太甚,周总兵退无可退,只有在宁武关和流贼死磕了。
在朱由检眼中,周遇吉和那些见风使舵,首尾两端的东林党人并没什么本质区别,实际上,历史上被吹嘘得神乎其神的宁武关之战,前前后后也就只打了两天。
使者如此迫切,可知情势已然不妙。
周遇吉是死是活,朱由检并不关心,宁武关要是轻易丢了,顺军长驱直入,兵临城下,那就好玩了。
崇祯末年的山·西,已然是宣大镇天下,军头们对朝廷号令阳奉阴违,京城对这些人也是鞭长莫及。
实际上,到崇祯末期,各地军阀俨然已有割据之趋势。
所以不如趁此机会掺和一脚,将自己势力深入山西。
必须让顺军在宁武关前伤亡惨重,即便不能彻底赶走流贼,以后山·西,宣大那些军阀们投降时,至少不会那样毫无顾忌,至少会考虑下崇祯皇帝会不会找他们算账。
使者向皇上求援,朱由检表示钱是没有的,援军勉强能凑合点。
安排使者歇息,皇上招来秦王朱聿键。
“听锦衣卫说,秦王每日思量为国效忠,灭闯逆,杀建奴,夜夜失眠,常常夜里引吭高歌闻鸡起舞,有这回事吗?”
朱聿键额头冷汗连连,他早听闻锦衣卫刺探情报天下一绝,没想到连自己半夜梦游也能被番子们发觉,而且还特么练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