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郭勿语的小心眼(3/3)
比如汉唐集团开始批量出产了大飞轮式铁车后,郭勿语只看了一眼,便知道此物有大用处,根本不理会价钱的高昂,马上就购买了十辆,给在赤-热大城郊区修建的别墅留了两辆,其余八辆不是送到自己在下龙湾的煤矿基地,就是送到婆罗洲上的橡胶园,还有南非地区的农场,那些地方比自己更需要这种方便运输速度惊人的大飞轮式铁车。
曾经有大飞轮式铁车销售人员向他推销私人订制的类型,就如同像定远侯郑联以及其他大商大户那样------他表面上不置可否,私下里细细问自己高工钱雇佣的司机两者之间有何区别。
那司机是个实诚人,曾经给汉唐集团的人开过铁车,他如实说道,那都是同样的驾驶方式,同样只有四个档,无非是内外饰多一些奢华,因为多加了一台大飞轮式发动机,马力能大一些,最高速度能高一些,达到一百公里的时速。
但是这也没啥用处,热-赤大城的城中有中心白线的主干道限速三十公里,城外有中心白线的道路限速五十公里------大家只能是一个速度呢。
当时郭勿语知道行车靠右的交通规则,但是还真没有注意到道路还分为有中心白线和无中心白线之分。
他当时好奇地问了一句,那市里没有中心白线的道路是不是也限速。
那司机说,限速啊,最高不过二十公里。
郭勿语那时用心记下了这几个数字,然后直接拒绝了私人订制的请求。
他才不会像郑家集团的郑二那样炫富呢,比普通大飞轮铁车贵十倍的私人订制车,他不是买不起,因为没那个必要!
想当年有人用比象牙还贵的赛璐珞来骗自己当眼镜框,结果被他拒绝,因为他断定那物件是汉唐集团产出的,一开始肯定是因为量少而贵,但是早晚会因量大而变成很便宜------因为汉唐集团一定会不停地生产再生产!
他那时还没有学会用数据来说话,只是观察那汉唐集团的什么工业区就知道,那里当时是几十根上百根大烟囱在昼夜不停地冒烟啊!
结果证明,他判断正确,后来那赛璐珞的价钱远比象牙要便宜了,甚至不及其十分之一呢。
大飞轮式铁车的所有车窗都是用上了大块的赛璐珞玻璃!
果然,所谓的大飞轮铁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降了一成的价钱,三年后的现在则降了一半,而等着潘家集团、郑家集团同样要马上出产后,还不知道最后会便宜多少,弄不好啊,寻常的中等人家,咬咬牙也可以买上一辆呢!
汉唐集团出产两种铁车,一种起名为奔驰,五人座,纯是客用;另一种叫宝马,两人座,后半截是可以载货的车厢。
听闻郑家集团预备出产的铁车则起名为奔腾和宝骏------
当然,什么赛璐珞镜框,大飞轮式铁车,还有什么棉针织项目都不是他关心的事情,太小小的产业了,不值得一提------不用说对整个杭州商团来说,就单单是他郭氏家族的煤矿、橡胶园,这一黑一白产业的出产,每天赢利的数目都惊人!
嘿嘿,具体数字嘛,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里还不算不得不给鲍威shi长面子购买的远在四川成都的几万亩连片的荒芜的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