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长残了(2/3)
纪念同意了这个方案。
“行,那就就此别过。”
老者说道。
阿长对着老者使了使眼色,打了个感谢的手势。
纪念对此冷眼旁观,心知肚明。
老者离开后,阿长凑到纪念旁边,对纪念道:“督察使,咱们就两个人了,这孤男寡女一起赶路,是不是得发生点什么?”
“收起这幅吊儿郎当的样子。
我们出了城不代表安全了,反而更加危险了。”
纪念正色说道。
阿长环顾四周:“我知道。
我们现在等于暴露在校事府的视线当中了。”
“不过没有多大事。
咱们就是两个赶路人,怎么也查不到咱们头上的。”
阿长说道。
纪念摇头否定:“校事府不再是之前那个在赵达和卢洪手底下的校事府了。
新任的校尉秦朗虽然年幼却是个有能力的人,若不是他的上位,咱们徐州天网也不会被抓住尾巴。”
“那咱们专走小路,往无人之境走。
徐州这边很多地方都是无人区。
早些年曹操屠杀了几十万人,那时候我亲眼看到过泗水都堵住了,记忆犹新,差不多是童年阴影了。”
阿长随口说道。
“无人区也要有路可以走啊。
去江东的路就只有沿着沂水南下到下邳,走睢陵、夏丘,之后沿着淮水往上游走,进入淮南到达寿春,继续南下到达合肥,过巢湖,才可以抵达大江,从而顺江南下。”
纪念说道。
这年头,并不是到处都有路的,要不然战争史上面这么多的伏击也不会成功了,若是去某个地方,像后世一样到处都是路,何至于被伏击?
完全就是不走这条路,根本抵达不了目的地,军队非走这里不可。
比如孙权在历史上的数次征伐合肥,屡战屡败,那他为什么还要一直打合肥?
换条路北上不就行了?
比如从建业也就是南京直接渡江到达后世的扬州城,然后走高邮或者盱眙,攻打位于淮水边现在名为淮阴,后世名为清江的城池。
韩信的淮阴侯便是封在这里。
但这条路后世有着四通八达的道路,现在是根本没有路的。
从淮阴往南走,是两大片庞大的滩涂,此时洪泽湖、高邮湖还没有形成,大量的地区可以理解为沼泽,小面积的湖泊比比皆是,这里有道路是有道路,毕竟这块土地上还有着高邮和平安两县,只是随着东汉末战乱,两县人口锐减,完全可以裁撤了。
人口的大量减少,道路没有人走,年久失修,哪怕是行人都难以走这条路,更别说让大军通过了。
修路的成本也过于高。
位于江北的江北地区,倒是有海陵、江都、广陵等县。
不过在曹操与江东的战争当中,两边都互相把这些地方的人口往别的地方迁,此时建业北部、淮阴南部的大量地区,都已经是无人区了。
这么庞大的无人区,除开环境因素,更大的还是战争的缘故。
战争是人口锐减最重要的因素了。
这一块庞大的无人区,直到历史上的数十年后,邓艾在盱眙这里开垦田地,才让这里恢复了一点点生机。
“那就走这条路。
放心吧,没多大事情。
暴露了也能逃。
况且咱们走小路,鬼鬼祟祟的,更引人怀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