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三公九卿(2/3)
刘备说道:“有太尉就不设大司马了。有丞相也不设尚书令了。”
东汉官职变化很大,比如东汉的尚书令位高权重,堪比丞相。大司空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不过有大将军就不宜设立大司马了。
刘备的这套官职系统,是想让三公重新具有实权,而不是成为一种荣誉官职。从光武帝刘秀开始,三公职权就被削弱,大司马、尚书令、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全都把三公职权分走,之后的东汉皇帝,基本上三公就沦为的吉祥物了,一般都是经学大师担任,出了事就用来背锅,算是三口背锅王了。
不过刘禅也注意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大汉已经两百年没有了丞相,九卿在大汉现有的官职体系中,分别隶属三公,现在设立丞相,那么九卿就要分一部分到丞相职权当中。
太常、光禄勋、卫尉三卿属太尉;太仆、廷尉、大鸿胪三卿属司徒;宗正、大司农、少府三卿属司空。
权柄怎么分,刘禅不想管,这是个细致活,很费脑子。
三公之上有丞相,俱有实权,这其实就挺有意思的,还没有哪一代这样玩过的。更别说大将军等重号将军一样实权。
不过特殊时期,特殊办,反正官职实权还是虚假的,都会因为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点倒是不用太操心。
“孔明当一个丞相绰绰有余。”刘备道。
刘禅说道:“我师傅为太尉,法正为司徒,司徒掌太仆、廷尉、大鸿胪,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廷尉,律法刑典皆其出,法孝直做这件事最好不过了。”
“张松为司空,掌宗正、大司农、少府。宗正、大司农不说,这个少府就要说一说,刘民也没有私财,少府的职权就要改一改了,在前代少府掌宫中御衣、宝货、珍膳等,咱们也不要,刘民也不会要这些。反正把之前少府的职权全都剥了。”
“那少府管什么?”
“财政是大司农管,那少府就应该管工业,什么是工业,比如织染这些都是手工制造业,也算是工业一种,冶铁、制造都是工业,尤其是最重要的军工制造作坊可以让少府专管,咱们现在有个工部司,可以全部划入少府当中。”
国家机构,庞大复杂,想要几言几语是说不清楚的,也不是刘禅和刘备两个人能讨论的清楚。
刘备想要听听刘禅的意见,然后自己在思考一份后,最后与大臣们一起商讨,最终确定官职封赏。
这件事没有十天半个月是讨论不出来什么的,过程干燥无味,极度无聊,刘禅是待不住的。
官职权力划分这一块,刘禅真心是看着头痛,与刘备说了自己的意见之后,再也没有参与过刘备对官职权力划分的会议了,只是说到将军职位这一块,刘禅递了几个名单上去,关平、邓艾、黄叙、刘封,还有自己看重的一些年轻将领,在这次凉州之战中有功劳的都应该会得到重赏的。
至于刘禅自己,当然是没有任何官职,刘备也没有考虑到给刘禅什么官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