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望远镜(1/3)
凉州这边屯田选择的种植作物比较复杂,不过主体是粟、小麦和水稻。
都是根据地区条件来选择种植。
沔水河畔这边种植的有水稻和小麦,小麦种植在丘陵地带等少水地区。
粟则是直接种植在被烧荒的山上,粟是比小麦还要耐寒的植物。
水稻的种植区域则是靠近沔水区域。
沔水河岸更多的还是水稻,百姓们卷着裤腿踩在水田当中给稻苗进行除草,还有用烧荒所得的草木灰抛入水田当中进行施肥以及用动物、人的粪便进行施肥的。
“《氾胜之书》是一本好书,我为了能做好屯田的工作,最近一直都在读这本书。
前汉能以北方之地养育天下八成人口,农业的强大至关重要,这本书便是将整个前汉的农业技术进行总结和改进。
用这本书能活人无数,我看比那些劳什子四书五经要强几百倍。”
糜竺卷着裤腿,站在泥水当中,抚摸着翠绿的稻苗,好似在抚摸亲子一般。
刘禅非常赞同的道:“《氾胜之书》已经过去了数百年了,前人经验非常的重要,我打算让衡山学宫以《氾胜之书》为基础,重新编撰一本农书,对农业生产进行总结、改进,以后地方官员必须要熟读这本书。”
农业乃是国之根本,光读四书五经是治不了地方的,这种官吏刘禅深恶痛绝。
若是可以的话,刘禅真想日后全国各地的官吏都能是技术官僚……但这是不现实的,只能让技术官僚多多占据一些分量而已。
糜竺非常赞同的道:“粮食制约人口发展和军队战斗力,这是国家根本,你能有这个认知已经说明你未来是个合格的君王了。”
刘禅道:“那舅舅,咱们就去吃饭吧。
在荆州我还亲自下田,早就体验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了。”
“行,走。
正好我也饿了。”
糜竺挥手说道。
虽然在田野当中糜竺是农夫打扮,但是说到底糜竺还是个从小锦衣玉食的人,俭入奢易,奢入俭就难了,在阳平关暂居的院子当中,糜竺就带了两百名奴仆,照顾他的起居……是的,就是照顾糜竺一个人。
糜竺的妻妾,小儿女全都在成都。
“锦衣玉食谈不上,但是人活着总不能亏待自己。”
糜竺如是说道。
糜竺有钱啊,而且现在官职是安汉将军,论资排辈都是在众臣之首的,现在又不用他去打仗,这点享受其实算不得什么。
汉中的野味特产,刘禅听到糜竺的介绍之后,就心惊肉跳。
这他娘的食铁兽是熊猫…红嘴鸟是朱鹮…“舅舅,这野味咱们还是算了吧。
干脆整一点家常便饭,侄子陪您喝点小酒怎么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