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 > 第319章 陕西

第319章 陕西(2/3)

目录

未来谁想让他何秋再多跑几趟,门都没有!

就只说在漠南漠北这一路,他何秋吃了多少沙子?

可能朱高炽和朱元璋要好很多,毕竟天子撵车,帐幔较多,能挡住不少风沙。

可他们这些当臣子的就没这么好运了,天天在外面风吹日晒的,风沙打在脸上,后来何秋都不感觉疼了,习惯了。

抬眼望去,跟着朱元璋出巡的这些臣子们一个个都灰头土脸的,看起来像是老了十来岁。

虽然已经来到了大明境内,但行军的速度并没有放缓,这是朱元璋下的命令。

毕竟大明的西北残破如斯,压根撑不起大军的长时间逗留。

就算朱元璋能够免除当地的一定赋税,可整体算下来,依然是不划算的。

特别是河西走廊一带,以往汉唐的繁华早就不见踪影,破碎的像是再也拼不好的拼图。

不管怎么看,朱元璋都不可能在这长期停留,唯有快速通过此处,才能减缓对当地的负担。

虽然朱元璋下令快速通过河西走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不能好好看看当地的情况了。

要知道,大明的水泥道路已经修通了西北,毕竟这里是军事重地,第一条水泥路是北平到南京的。

第二条就是南京到西北的,这样大大缓解了河西走廊一带的军储压力。

既然水泥路修好了,沿着水泥路沿线的其实也就是当地最繁华的地方了。

在河西走廊,也不用看别的,只用看他的农业就行了。

这边又没有什么工商业,城池都不用进去。

可是这一路上,朱元璋看到的情况,可算不上好。

这让朱元璋有些神色郁郁,你道是为何?

在沿线的农田里,几乎一半都是种的高粱,剩下一部分是小米,至于麦子和红薯、土豆这三者加起来大概也不过十之三四。

要知道,高粱的产量是很低的,而且一般都是用它来酿酒,谁没事种这个吃?

但朱元璋也是种过地的,当然知道西北为何会选择多种高粱和小米,因为这两者能抗旱!

小麦的生产需要的水太多了,以西北当地的情况压根不可能支撑的起来小麦的种植。

这也是当地百姓们出于无奈的一种选择了。

只是,明明有了高产的红薯和土豆,但为什么甘肃一带的官员们没有好好推广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