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方孝孺前途尽毁(3/3)
见到朱元璋的态度如此坚决,朱标也没什么办法了,只能在心里跟他们说声抱歉,等到他们回京,朱标还是会好好照顾他们的,该安抚的还是要安抚。
等到朱标退了出去,朱元璋才更是忧心的叹了口气,他这样处置方孝孺他们自然有他们办事很让老朱失望的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事朱高燧掺和进去了,朱元璋接到锦衣卫的密报,把朱高燧在整件事里的作用,说的很明白。
他肯定是没法下手处理朱高燧的,到底是亲孙子,甚至因为这个对方孝孺更添了一份怨念,觉得方孝孺过于废物,连个小孩都斗不过。
朱元璋现在看到朱标身边这么多无用的废物,对未来朱标继位的事,就很焦心。
朱标的威望够了,能力也够了,但是耳根子软,身边又有这么多不能成事的人,大明的未来,还真不好说了。
……
北平,密云大营。
东宫的这些臣属,已经收拾好东西,准备回京了,黄子澄和方孝孺和他们一一告别,只希望他们接下来能一路顺风。
来时一共三四十人,到现在就只剩下黄子澄、方孝孺和李景隆三人了,其中李景隆还不太愿意和黄子澄他们站一块。
黄子澄现在也只能听之任之,只要李景隆现在不影响大局,他也懒得再去管人了,毕竟他们出了这么大篓子,能怪李景隆不仗义吗?
黄子澄现在也是为太子感到揪心,北平城出了这么大事,东宫臣属被打,这事是瞒不下来的。
现在关于方孝孺这些人当初的言论,也是传的到处都是,最近军营里已经有很多人,看黄子澄不顺眼了。
说不定,已经有不少人认为太子假仁义,不爱惜士卒,反而关怀蒙古人。
一旦出现这样的想法,太子的人望在北地就没了,可是话是方孝孺等人自己说的,也没人逼他们。
他们作为太子的臣属,那就不要怪别人把根源定在太子身上了。
就是黄子澄心里明白,太子也明白,这事纯粹就和他没关系,但其他人眼里就不是这回事了。
这次朝廷上也不知道会闹出什么fēng • bō来,恐怕又会有不少人会被调到北平了。
事情是在这发生的,肯定和这里的官员和豪强有一定关联,总要把官员换上一批,再整顿下北平,至少不能在这酝酿对太子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