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剖析(2/3)
等到真的确认自己到了明朝,那种冲击感给自己的震动恐怕不比近日朱棣感受到的小。
姚广孝也就好言安慰了朱棣几句,想来以朱棣的性情,很快就能恢复过来了。
朱棣复又打起精神,和姚广孝两人说起另一件事。
“之前我们商量着,要在燕王三护卫里,专门设立军官营,教中基层军官识字,读兵书,可现在此事进展很慢,不少基层军官不愿意读书,认为读书认字太难,他作为一名基层军官没必要学那么多。”
说到这,朱棣自己都忍不住摇头,这就叫给他们机会都不中用啊。
“而这些中基层军官是平日接触士卒最多的人,若是他们不带头,士卒
们很难跟着一起学习。”
何秋想了想,问道:“现在军营里叫他们读书识字是用的什么?”
朱棣不解其意:“自然是用《九经直音》一书,教他们音韵,再辅以《千字文》等蒙学读物。”
何秋仰起头想着,《千字文》这书自己知道,用来开蒙效果很好,可是教声韵的这本《九经直音》又是什么?
何秋就把自己的疑惑讲了出来。
姚广孝向何秋简单的解释了下,何秋这才明白。
原来这《九经直音》就是宋朝教人念字音的书,里面写着两种认字的法子。
一种叫直音,就是把同音字写在要认的字上面。
这个同音字,一般都比较好认,这样就能让学生明白下面这个字怎么读。
比如说饕餮的“饕”字,学着读这个字的时候,就可以在这个字上面写一个“涛”,方便学生学习。
但若是同音字本来也比较难认的时候,这法子就不管用了。
至于反切,何秋听姚广孝讲了半天,也没弄明白是怎么弄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