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变革之始(中)(3/4)
娥黾半开玩笑地说道:“毁掉的靛草已经干枯了,就算姬夏回来,难道还能让那些靛草起死回生重新萌发吗?”
“那倒不会,可是我还想买几件铁器给我的奴隶用呢。我又不想去建什么作坊,只想着一家人种种地,有头牛有自己的犁铧耧车,那不是很好吗?”
“我想了,到时候我就学夏城之前那样,分给奴隶一点土地,让他们不至于饿死,这可比用鞭子逼着他们干活更好。”
“那些农具又不会给他们,他们种完自己的那点地便来给我种,出征的时候跟着我帮我背着粮食、武器,或是多抓几个奴隶回来。这就很好了。”
“放在之前,哪里敢想这样的日子呢?可恨的就是那群夏城人,倘若他们没有和姬夏争执,明年夏天摘了靛草就行了。如今可好……哎,都怪他们。”
娥黾跨上马背,扬鞭笑道:“姬夏很快就会回来了。”
他很随意地说了一句,但心想有些事可未必是这样的,倘若姬夏不回来对娥城更好,父亲就算是不反对恐怕也不会和夏城再走的那么近了。
随意一说只是在宽慰这个对未来充满幻想的族人,让他不至丧失希望。
不能因为一个人就确定地判断对与错,或许种靛草的盼着夏娥交好如前,而种麦子的却盼着夏娥再无纠葛呢。
娥黾这样想着,距离城邑越发的近,土地越发连成一片,看起来极为喜人。
两年三熟的办法已经基本在娥城实行了,公田的范围也比以前更大,路上看到的那种尸体已经没有,只有几个头颅挂在城墙上。
娥黾认出了挂在上面的一个是自己的舅舅,母亲的族兄。
那是他不是很喜欢的舅舅,很久前他第一次出使夏城为质的那一年,母亲似乎就和这个舅舅有过冲突。那时候他还不算太大,也不太明白氏族城邑之间的权利纷争,如今看着挂着城头的舅舅的脑袋,大致猜到了发生了什么。
自己的母亲肯定没事,甚至这个舅舅作为亲贵的存在感也并不高,也或许城邑里大多数人都是沾亲带故的缘故,反正一路上见到和他打招呼的人并没有谈论城上的头颅,看来这并不是一件大事。
“城邑需要一个真正的首领,氏族总要有人做出牺牲。为了娥城更好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