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原来如此(2/4)
分完了脑袋,陈健又朝着粟岳躬身道:“粟岳首领,那日在大野泽遇到了一些事,一些村落在大野泽附近。我担心他们与逃奴交换,可又抓不到他们,便越俎代庖,让那些人在来春时候迁走,还请粟岳首领不要见怪。”
“无妨,既是亲族,姬夏总高贵过他们,让他们迁走我又怎么能够见怪?只是姬夏这件事……做的有些如同女人一样优柔,若是认定了他们与那些逃奴交换杀上几个,也算给那些其余靠近大野泽附近的村落一些提醒。”
他也没有苛责,陈健做的几件事让粟岳有些看不透,有时候看起来心肠很硬,有时候却又奇怪的心软感性。
他是不会相信或者想到陈健在暗中和那些逃奴接触,如果大野泽中不是逃奴而是一些其余的氏族,粟岳会十分警惕,担心夏城的势力扩大。
但那里既然是逃奴,他就不必害怕,若是其余的氏族总可以吸收分化,但那些逃奴与这屋中的首领们势如水火,那关系到整个奴隶主阶层的利益,谁也不敢触动——除非有城邑说自己不需要奴隶,但粟岳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城邑,夏城也不行。
这也是他如此大方地同意夏城在大野泽筑城的原因,那里的逃奴将会给陈健要建的城邑带来无穷的麻烦,而夏城又远,到时候肯定要有求于粟城,有求,便需要出让利益。
因为大野泽的那些逃奴只能自守绝无外攻的能力,对于这件事粟岳也没有太放在心上,只当一个小事,甚至坦然地告诉陈健适当杀几个人。
陈健对于这个提议肃然道:“粟岳首领的这番话很有道理。但你我虽然走的路不同,可要去的目的地是一样的。粟岳首领是shā • rén以告诉他们违背了这些规矩的后果,而我不过是让他们没有机会违背这些规矩。”
粟岳大笑道:“此等小事,姬夏自决之。既然我已说过,大野泽之外十里夏城可以随意筑城,那十里之内的村落若不迁走,大可以归姬夏管辖。”
陈健摇头道:“不是这样的。将来就算我们在大野泽建了城邑,亲族之人可以随意来往,但是若有奴隶逃到那里我还是要归还的,这一点我可以做到。希望诸位今后将各自城邑奴隶的记号告知我,也方便我归还。奴隶是诸位所有,夏不敢据为己有。”
众人称赞了一句,对于陈健说的这番话极为赞同,奴隶是可以交换的货物这一点是最基础的,以往没有城邑有余力在大野泽堵截逃奴,今后夏城要是在大野泽附近筑城,难免要抓到不少。
这事不说也罢,即便夏城抓到了各个城邑逃走的奴隶据为己有,这也是正常的事谁也不会指责,可陈健如此一说到让这些人豁然开朗:如今盟誓已成,倒真的需要一个城邑氏族之间都需要遵守的规矩了,以作为将来分辨对错处理纷争的基础。
至少处理奴隶这件事上,陈健提出的这些意见就比之前争论了几天的几件事更容易让人接受。
粟岳以为陈健是借这个机会准备提出一些规矩,可陈健并么有继续规矩的话题,而是转换道:“大野泽中的逃奴已经逃走很久,心思散乱即便抓回去也不能在田中安然劳作,说不准还要鼓动其余的奴隶逃走。我在这里恳求诸位首领,若是日后夏城在大野泽筑城,抓到了那些之前逃走的奴隶……恐怖不能归还各位了……要是万一将他们杀了,还请诸位不要责怪。也可以这样,你们回去后再往奴隶身上烙上新的印记,我也好分辨该送还是该杀或是别的……”
粟岳笑道:“姬夏的想法极好,只是大家都是亲族又何必这么客气?那些奴隶对于我们,不过是无用之物,就算抓回来还要提防他们作乱。若是姬夏能帮着杀了,反倒省心了,这有什么可见怪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