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各怀心思(2/4)
陈健摇头笑道:“他们那些亲族穿着丝绢吃着肉醢,竟然不如你这个牧牛的。”
“是否姓卫,能否穿丝绢,那是上天注定的父母。但想的多不多,说的话有没有道理,和牧牛穿丝无关。”
渊说话很恭谨,但却隐隐透出一些傲气,他也没有直接询问陈健是否出兵的事,因为陈健只是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问清楚这一切之后,陈健回身喊道:“榆钱儿,你让族中空出两间屋子,让他们先住下,让女人给他们包扎一下伤口,用酒洗一洗,熬煮些草药。”
卫城的人还想说点什么,陈健吩咐完这些,自己却已经先离开,关上了议事会的大门,自己在里面琢磨着。
这次卫城的事,很显然就是一次内外勾结,但本质是还是卫城的制度出了问题。
如今统一的文化和制度还未在文化圈内形成,各个城邑都有自己的制度以适应周围的环境,有些制度看起来很奇葩,但却是确实存在的。
用后世人的角度去看这些古怪的制度,固然觉得可笑,又觉得毫无意义,但只有历史才能证明谁对谁错,那些奇葩的制度之所以没有流传到后世并被后人否定,是因为他们被历史所淘汰了。
如今历史才刚刚开始,从蛮荒中走如文明的部族有着很多古怪的制度,还没有完全消亡。
卫城征服了大量的西戎村落,将他们一部分贬斥为奴隶,而另一部分小村落则还保留着,陈健听商队的人说起过,这些小村落除了承担极重的徭役外,还要将一半的粮食上缴到卫城。
这些村落中的人未必是奴隶,更像是农奴,他们是人,也拥有一部分土地,但他们没有政治权利,但他们却是卫城的主要生产者。
最重要的一点事这些人的人口比例有些太高了,一旦出事就要出大事。
这一次显然是早有预谋,发动叛乱后故意引诱卫河追击,山中的西戎人在山谷设伏,可以说是一次完美的伏击战。如果伏击中卫河战死,那么卫城如今也不会被围,可能城中的一些人就会开门,献上一部分粮食和女人,在西戎人的扶植下坐上首领的位置。
渊想的多了一些,能够稍微看透那些人会触动自己的利益,但更多的卫城人会选择随波逐流地接受,不接受的杀掉,剩下的就都接受了。
按渊所说,围住卫城的人有大约六七千,数量有些骇人,但也不是不可能。
西戎人从卫城那里学到了种植的办法,那些农奴村落可能也得到了西戎人的承诺,拿出粮食支持。
这六七千人真正能打的或许只有三两千,剩下的都是凑数的,不过他们刚刚伏击了卫河,卫城城中又内乱,外面的西戎人气势正盛,卫城还真的很危险。
任何制度都不是天生健全的,需要一点点积累才行,凭借前世的经验,陈健这边就少走了一些弯路,夏城中也有需要缴纳半数以上粮食的隶农,但是他们的数量只有不到二百人,就算有心作乱也没法和外面勾结,数量太少也难起波澜。
卫城出这样的事情理之中,要是卫城从一开始就有完美的奴隶制度那才奇怪,陈健甚至数九说起过有些城邑会将老人扔到山中以减轻城邑的负担,这个世界的城邑并非完全一致的,而是在蛮荒与文明之间走了各自不同的路。
对与错,在这个时代很难说服别人,只有靠自然选择一样的淘汰,最后存活下来的族群才是走对了的族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