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掌眼青白釉瓷器(2/3)
大江以南各个州省,都有烧制青白釉瓷器的窑口,在众多的窑口之中,景德镇的青白釉瓷器,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
(青白釉瓷器流行起于南宋时期,那时候京都设在临安(杭州),大江以北属于金人统治,所以青白釉瓷器的窑口,都是在大江以南。)
景铁锁问费叶平:“师父,那这一件瓜棱花口瓶算不算景德镇的青白瓷呢?”
景铁锁这么一说,众人都直勾勾的看着费叶平,等着他给大家普及这方面的知识。
费叶平放下瓜棱花口瓶,一脸的像是再回忆往事的表情,语气悠悠的说道:“景德镇的窑口历史,要追溯到唐朝时期,那时候景德镇主要烧制的是青瓷,烧制瓷器的窑口是有南青北白的说法。
据史料记载,在五代时期,北方的白瓷工匠为了躲避战乱,逃到了南方的景德镇,才使得青瓷和白瓷的工艺流程,得以柔和,景德镇才有了青白瓷这一瓷种,
不过由于当时工匠们对制胎工艺,以及釉色配比,胎体的装饰,都是处于摸索阶段,所以烧制出来的器物,一直没有引起文人墨客和达官贵人的青睐,
直到南宋时期,大宋江山经历了“靖康之耻”,宋室南迁,北方大部分窑口的工匠们随之南下,其中就有定窑的工匠,把定窑的制瓷工艺,注入到了景德镇的青白瓷的工艺流程,
才使得青白瓷走进了官宦人家的居室,文人墨客的书房,其他窑口看到这一商机,都纷纷效仿,都开始烧制青白釉瓷器了,
所以说后世的青白瓷是最难掌眼的,一不小心就会打眼,比如就像咱们这件青白釉瓜棱花口瓶,
从品相上咋看都像景德镇的作品,胎骨,釉色,都是那么神似,但是胎体装饰上的一个细节,就暴露出他的出处不是景德镇。”
众人听完之后,一个个都如掉进了糊涂谷里,摸不着头脑。
弓一朋满心疑问:“师父,那这一件青白瓷瓜棱花口瓶,凭您的阅历,已经断定它不是景德镇烧制的,那么您是凭那个小细节断定的呢?”
费叶平看着这位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记名弟子,被他勤奋好学的精神感动了,
他挪了挪自己站立的位置,在弓一朋跟前站定说:“我是从胎体的装饰上判断的,众所周知,瓷器的装饰手法有划花,刻花,印花,镂雕,堆贴和蓖划这几种手法,
景德镇最初烧制青白釉瓷器的时候,主要是烧制素面青白釉瓷器,后来又添加了刻花这一工艺,到了南宋时期,受到北方窑口技术的影响,
景德镇在烧制青白釉瓷器的时候,只保留印花这一工艺,也就是说,所有烧制的青白釉瓷器,装饰都被印花工艺代替了,所以这一件青白釉瓷器,就是其它窑口的。”
费叶平话音一落,众人的眼神都看向了,桌子上的那件青白釉瓷器,都看到了它的装饰————划花工艺。
师父已经把划花工艺和印花工艺说的那么清楚,不是傻子都知道,这件青白釉瓷器绝对不是景德镇烧制的,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众人都如醍醐灌顶般茅塞顿开,对青白釉瓷器的了解又上了一个层次。
李家田摸摸脑袋,打趣地说:“我的个神啊,这一行水深着呢,这么多行行套套,太烧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