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言辞之锋(2/4)
“臣领命。”荀攸并未争论,悠悠领命。
曹军大营之中,灯火通明,士卒忙碌纷纷,正在打扫今夜的战场,汉军降卒已被关押。
大帐之中,众将正在议事。
“将军,这些降卒如何处置?”张辽率先问道,不知道他自己有没有发现,他对曹彰的态度已经与之前发生了许多变化了。
“所有降卒都要放回去。”曹彰沉着脸回道。
“为何?”曹休性烈,脱口而出。
曹彰看了曹休一眼,略作思忖,说道:“一来,我军没有那么多粮食,这些降卒,要么放,要么杀,早晚我等还要再入河南,不宜行那杀降之事;二来,神州久经战乱,百姓疲敝,先父曾言‘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杀降实不可取;三来,我军大胜,放降卒归去,正可动其军心,在接下来的战争中或许能有更多的回旋。”
众将听后,纷纷点头,以示认可,对于曹彰的说法,心中肯定。
“接下来,我等要商议的是我军如何行事。此时曹仁将军的兵马想必已经进入了兖州境地,没有许昌人马的牵制,豫州境内几乎算是无守之兵,我等也要考虑一下自己的行军计划了。”
曹彰盯着地图,一边说一边看着,为了吸引许昌人马的注意力,他方才领兵而至,如今虽胜了一场,但此时想要安然撤身,便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一旦兵马有所异动,许昌城中之兵便可出城牵制,若然野战硬拼,必然损失不小,实非上策。
“许昌危险,我军的确不可久留,倘若钟繇领兵自关中而至,我军将陷入极度的被动,届时再要脱身,便难了。”刘晔紧跟着曹彰的话,加强其说服力,定下会议的基调。
“曹仁将军纵然进入兖州,徐州刺史臧霸、青州刺史孙观也引兵进入了兖州,二者很有可能遇上,倘若我等立即回军追上大部队,许昌兵马一动,再配合臧霸、孙观,整个大军都很有可能陷入被动之中。”张辽是知兵的人,不仅仅是现场指挥强悍,对于军略大局,亦不遑多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