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琉球岛战役(四)(3/4)
深水鱼雷迅速发射出去,为了实现一次击杀的效果,四艘潜艇都分别发she两枚磁性引导鱼雷,可以在发射里程超过500米后,通过磁性吸引原理自行纠正制导。
为了避免误伤,发射时间超过6分钟后,磁性机构继电器将会自动切断电气线路,暂停磁性引导功能。
即便如此,误伤的可能性还是很高,所以,使用这种鱼雷就有一个必须遵守的原则,那就是己方舰艇不能交叉布局,只能是纵式列队。
很快,V5-012B号潜艇就被一层水底的巨浪卷的不停摇晃。
海底逐渐恢复平静后,程璧光立刻启动声波监测系统,由于目标炸裂后的余波动静太大,直到一分多钟后,才最终确定对手的两艘潜艇都被击沉。
大家都很兴奋,这是中国潜艇有史以来第一次立功。
这个时候,包括程璧光在内的每个潜艇指挥员都意识到了一点……第二次、第三次的机会就在眼前,他们不断扩大的搜索面积,在海底深处寻找对手。
加上十多艘阵雨级驱逐舰在周边海域巡逻监测,勉强冲出来和事先就已经离开港口的多艘日本潜艇就被陆续抓了出来。
在金武湾内,另一个更糟糕的问题开始出现,大量潜伏在海底超过35分钟,又无法冲破封锁线的日本潜艇被迫陆续浮出水面。
看着潜艇一艘艘的驶回基地,伊集院五郎备受煎熬的痛苦着,苦苦的折磨着自己,大日本帝国的远大梦想和残酷的现实纠葛在一起,像剧毒一般扭曲着他的内心,快要将他的心脏撕成碎片。
当大清太平洋舰队的数据超过他的预期和情报推测的两倍,并且出现在他的面前时,他就已经知道了这个结局。
更大的悲剧才刚开始。
伊集院五郎很清楚“支那海军”正在使用大量新式的武器,特别是鱼雷和新型的战舰,日本自产和法国建造的战舰根本比不上“支那人”的战舰。
同样是12英寸到英寸之间的主炮,对手可以轻松击穿、击沉日本战舰,日本的主炮即使击中对手也无法产生致命性的打击。
双方的差距已经是全方位的,主炮的稳定性、射速、火力穿透性能,特别是太平洋舰队大量使用的延时穿甲弹,即便是法国也没有,迄今……伊集院五郎是第一次知道有国家可以工业化的生产和使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里。
太平洋舰队除了包括旗舰在内的六艘宁远级战列舰,其余主力战舰都采用了汽轮机组和混合燃料锅炉,甚至是纯的重油锅炉。
在舰体的设计上,无论是装甲防护设计、稳定平衡和抗沉性能、加速机动性能;在火力体系上,无论是主炮的射击命中率、稳定性,副炮覆盖范围和射击速度、穿透能力;在战术执行上……全方位的差距是根本无法弥补的。
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防卫舰、鱼雷突击舰、鱼雷突击艇、多用途巡逻艇、炮艇……这是一场全方面的海军实力对拼战,各个方面,日本几乎都处于下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