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露天铜矿(3/3)
“都还不错,水井深5丈,水很多,三丈的时候,水就已经不断的涌出,但是为了保证有够用,依然往下继续打了两丈!”
邓方介绍道。南方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也丰富,基本上七八米就有大量的水出来了,甚至都不用七八米。
“报,陈到将军军报!”
刘琮迅速打开,陈到在十家亭遭到了伏击,不过被陈到化解,杀敌四百余人。十家亭位于黟县不到二十里地,这边住着十家姓氏,因此取名十家亭。
虽然是二十里地,不好推进,最少还要翻越三座山岭,山岭之中必然还有伏击,陈到也需要小心应对。
“报!黄祖将军军报,黄祖将军在一处名叫银山的附近发现了露天铜矿,并且在此地击破聚集的山越六百余人,黄祖将军已经派人去襄阳汇报捷报了!”
终于是找到了,刘琮振奋的握了握拳头,应该是了,德兴铜矿在唐宋开始开采,储量巨大,这里发现了铜矿,那么襄阳那边的阻力将完全成为动力,这边将插上翅膀发展!
一旦德兴,景德镇,上饶以及贵溪四县能稳定发展之后,这边的山越问题将不复存在,武陵问题,包括豫章问题一直在襄阳都有极大的阻力。
耗费了巨大的钱财粮食,不少人都认为不值得这么做,不过是一些荒山野岭,让他们占了就占了,如今德兴铜矿的发现会改变这种局面。
一座超大型的铜矿对于官府的意义那是不言而喻的,不会再有反对的声音,反而会鼓励这种行为,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
萍县的煤矿,如今德兴在发现超大储量的铜矿,必然会让襄阳不少世家蠢蠢欲动,不少小的家族肯定会考虑南迁的事情,因为襄阳的发展太饱和了。
即便是大的家族如阴氏,蔡氏也会考虑迁分支到这些地方发展,这些都是真空地带,如果发展起来对家族将会是不小的助力。
这些人只要南迁,那么就会加速南方的发展,这是必然的,刘琮就是要通过利益吸引他们过来发展,加速南方的发展。
豫章,本来就矿产资源吩咐,他已经派人回去汇报了,景德镇发现了大量适合制造陶器的土壤,请示刘表从将作掾派人过来。
襄阳。
“明公,此事我举荐韩暨前往,韩暨有丰富的经验,至于襄阳这边,卑职因为可让刘毅负责!”
韩慧首先发声建议,立马遭到了反对!
“主公,我建议由潘睿前往,潘睿虽然不懂开采,但是只要懂得怎么应用这些人才即可,他为人清廉,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宋忠说道,露天大型铜矿,谁过去就极容易获得政绩,连一向不太争的宋忠都出来了,蔡家,蒯家都吵了起来。
“好了,琮儿举荐了一个人,你们议一议!刘晔!”
这是刘琮举荐的人,刘表说出这个名字,他们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诧异了!刘晔是庐江人,也是外来人,又是汉室宗亲!
“明公,刘晔是不是太年轻了,这样的重任怕是不合适!”
韩嵩反对,这样的事情应该让荆州人去做,怎么能让一个外人来!
“德高说的有理,主公,有些年轻了!”
蒯良也出声反对。
“孤的意思是刘晔去,刘望之,向圣传一并前往协助,琮儿之前说贵溪也有,到时候如果有再安排!”
刘表的话音一落,大家没有意义了,刘望之是南阳人,向圣传是宜城人,向圣传虽然不出名,但是是向朗的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