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尿素石膏(3/4)
刘琮采用的是土办法,50斤人尿加热至二成,入瓦罐蒸煮至一成,并熟石膏2斤搅拌,晾干后粉碎,这是尿素石膏,是后世建国早期的土办法。
“嗯,不错,这次的种植经验都有总结?可有整理成册?日后每一季的水稻都要进行总结,加强育种,培育出高产的种子!”
“诺。”
今年试验了尿素石膏的效果,经过几年的提升,占城稻的推广,预计亩产能达到10-12石,也就是300斤-360斤的样子,已经是大为提升了。(汉朝的大小亩不做折算,用的是现代的亩。)
要知道建国初期的亩产才200斤左右,当然建国初期有许多特殊原因,但是这需要许多难度,刘琮也清楚尿素石膏虽然可以用,但是如何合理的使用还需要验证。
目前采用的是早期施肥十公斤,后期追肥五公斤,也就是一季度下来需要用到15公斤,这需要改变目前的尿液收集方式,其中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刘琮只能是提前准备,这样以来尿液需要的数量是非常多的,如何收集,特别是动物尿液的收集都需要想办法,自然需要投入一些人力,物力。
农业的提升说来说去就那么些办法,区田法的精耕细作,各种肥料的提升,种子的提升,机械的提升,水利的灌溉等。
除了这些便是食品的多样化,吃的产品变多了,那么对粮食的需求就会相应的减少,猪肉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是主流,但是如今在荆州的发展下,有逐渐成为主流的趋势。
要说猪肉比牛羊美味?那肯定没有,但是比起牛羊他更廉价,而且他更适合圈养,这是其他物种不能比拟的。
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蚕豆,芝麻,黄瓜开始大规模种植,特别是黄瓜适合南方种植,而且可以生吃,产量高而且美味,与白萝卜可以相互交替着吃,也算是换换口味。
“赵俨,你记录好,回去之后与的别驾一同商量如何推广此法!”
“诺。”
主要还是商量如何收集尿液,办公总会有的,人倒是简单点,将大小便分开便可以做到,但是动物就麻烦点了。
如果能普遍将稻谷的产量提高到12石,那意味着什么?此时整个王朝大概有七亿亩农田,亩产12石,年产能达到720斤,那么年产量能达到5000亿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