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大汉顶流(3/3)
刘表,刘琦又是喝醉了,宴会自然要有酒,文士大多都好酒,兴致一来,醉酒是难免的,况且荆襄士子齐聚一堂。
“小子刘琮见过蔡老!”
“早就听说过你,昨日匆匆一见你就不见了,不喜欢这种宴会?”
由于蔡昭姬的关系,目前蔡邕暂时住在府内,刘表早就准备好了房子,但是蔡邕说不准备住在城内了,房子给他两个堂弟了。
“倒不是不喜,主要小子年龄太小,不太适合在这种宴会。”
“哦。老臣拜见公主!”
刘琮被蔡邕这突然洪亮的声音吓了一跳,与荆襄世家的人相比,蔡邕是见过公主的,之前便猜测,昨日人多也不好问,没想到早上就亲眼见到公主了。
“蔡师,您快起来。”
刘娥看到蔡邕,也是眼睛红了,刘娥的母亲早就过世了,而且就是一个普通宫女出身,并没什么亲人了,蔡邕当过她的老师,算是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了。
“果然是景升将公主藏起来了!难怪王越会在你这里!”
蔡邕见到公主平安也是非常高兴,当然也清楚刘表也是事急从权,当日朝廷zhèng • biàn,事情危急,也只有刘表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心思会做这个事情。
“伯喈,公主的事情您也知道,先帝病重之时委托,你我都极力反对过,但是先帝担心我不愿出力又担心公主没了依靠,才下了此诏,到如今我都甚为头疼!”
汉灵帝只有一个女儿,而且没有后台,为人父哪里不担心,汉灵帝很清楚,靠一般人未必能护得住自己的这个女儿。
“景升何须顾忌,你虽为汉室宗亲,但是与先帝隔了十余代,况且自战国起,就不禁此事,于情于法于理都是正常的事情,景升担心一些人抱着周礼不放?”
刘表点点头,不过他也并非迂腐之人,只是担心日后可能会对刘琮产生一些不好的非议,因此才有这个问题,主要是当日下诏匆忙,见证的人太少,仅仅有张让等太监以及蔡邕。
“既然伯喈来了,琮儿说为你找了一个地方,也安全,位于城西二十里处,诸葛家便在此处,琮儿的军营离你哪里也不过是十里地。
不过伯喈现在这边住上一个月,昭姬一直想念你,我与你好久未见,也好好谈论经学,黄老,到时候那边的房屋也装修完毕再入住也不迟!”
蔡邕虽然精通经学,但是为人好黄老,刘表在黄老,道家上面的造诣也不低,要知道目前刘表在主持编撰的《荆州星占》是后世李淳风编写《乙巳占》主要参考书籍之一。
“昨日盛宴,老夫也没想到荆州如今学子如此之多,若是再有两三年的发展,荆州学子教育规模将不下于昔日洛阳太学!”
“有仲子等人辅佐,又有綦毋闿,黄承彦,韩德高等饱学之士,可惜我多次亲自去邀请庞德公其都不愿参与,我近日准备邀请司马徽,族叔以及慈明公的长子荀表前来荆州。”
“族叔?元卓?”
“嗯,兖州非治学之地,战乱频繁,又有黄巾余孽,若是能来荆州一同治学,也是好事,族叔一身才华,若不著书传后世,岂不可惜!不过我担心族叔未必原意过来,不知道伯喈是否原意联名,你,我加上仲子联名,族叔当会考虑!”
“这是好事,老夫当然原意!我记得元卓兄有个弟子还在我门下学习过一段时间,那是昔日我在吴郡的时候。”
年龄大了就会多许多感慨,回忆往昔,也是一阵唏嘘。
“就由伯喈代笔,伯喈的字可是我大汉所有人追捧的,伯喈来写足见我等的诚意。”
蔡邕精通各类书法,尤其擅长隶书,自创飞白体,乃书法的宗师级人物,蔡邕的真迹在大汉都是千金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