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北击匈奴前的准备(2/4)
从后来的历史来看,这个巨大的防御系统对防止游牧族的入侵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效果实在不高,在整个历史中,这货根本就是一个没用摆设,从来没有对战争起到关键作用,反而经常被草原骑兵习惯性突破。
实际上,真正能够对草原势力形成有效威慑的,只有在混居边境地区始终保持强大的军团才行,大汉大唐的赫赫威名都是来自强大的骑兵军团,来自大汉大唐对草原势力的纵深打击。
而那些靠长城进行防御的王朝,无一例外都遭到了彻底失败。
要想真正击败对手,就要像大汉骑兵那样,一股脑儿地杀过杭爱山去,唯有这样才能真正震慑对手。
家门口一个静态的防御工事,不可能对牧族骑兵有多大作用,实际上在历史长河中,长城最大的作用是打击走私。
除了能够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扶苏停建这个项目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由于扶苏的到来,秦末那场异常惨烈的楚汉战争没有发生,过去的这场战争虽然损失巨大,但是跟楚汉战争相比差的太多了。
楚汉战争一打数年之久,等大汉帝国建立之后,整个国家虚弱不堪,恰在此时匈奴一代雄主冒顿横空出世,他将草原牧族第一次完成了整合,将那些散乱的部落变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整个牧族第一次成为一个强大对手,对中原帝国构成巨大威胁。
现在不一样了,大秦帝国并没有伤筋动骨,经过战争锤炼的秦军多达数十万,而且骑兵全部配备马镫马鞍,这让大秦骑兵无论数量上还是技术上,都已经彻底碾压对手。
对匈奴来说还有更加致命的一点——冒顿今年刚刚弑父夺位,还没有完成对牧族的整合。
正因为如此,扶苏打算对匈奴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让冒顿无法完成整合,通过这种持续不停地打击拖延一下时间。
与其修建没用的防御工程,还不如将这些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到对匈奴的战争。
随着那些工程的停止,大批农民从繁重的徭役中解脱出来,这些人投入到了大秦帝国的生产之中,在修生养息的国策下为大秦积累着财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