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重炮旅旅长姓那(3/4)
“以后?以后只有天知道。”
“你准备怎么用我!”天放盯着不放。
“……”老头颤颤巍巍地端起那杯清茶,起身离座,不想回答天放的追问。走
到门口,又回过头来挖苦肖天放:“军人素质中有一条,不该知道的决不问。懂不
懂?你还算个老兵……我早就说过你们联防总部那些家伙,根本不懂怎么带兵、练
兵。早该解散!你就得在我这儿从上等兵干起!”
他没顶嘴。他回到玉清那儿。玉清已经从端实儿巷把他的全部家当搬来了。大
部分扔了,一部分烧了。她怕带进臭虫虱子之类的小玩意儿。留下了几本字帖,两
支毛笔和一方砚台。留下了一摞他去旧书店淘来的旧书。还留下了两个铁疙瘩。这
是天放上列车段大修厂废料堆里,特地寻来练自己的臂力的。玉清并不知道它的用
处。只觉得它粗笨得可爱,又见天放在床底下专为它砌了个小砖台,怕它受潮生锈,
料想它准是天放丢不得的用物。所好它藏不进臭虫跳蚤蟑螂,只是搬它要费一番力
气。
玉清在整理。他却一直门坐在院子里的一个楼花石鼓上。他不在乎从上等兵于
起。他自信,不要用太长的时间,他会让重炮旅的任何一个人看到,他肖天放绝对
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炮兵指挥人才。他能干好。能冒尖儿。况且还有玉清,还有她那
个小老头,城防军炮兵部队的最高指挥官。有他的亲自提携,着意的提携,一切确
实可以用“今非昔比”这四个字来包容。但奇怪的是,他高兴不起来,激奋不起来。
完全不像几年前,接受朱贵铃的任命,东山复出,当护卫支队支队长,有一种如释
重负、跃跃欲试的快感。更不像那一年,终于当上了新兵营管带,自己竟激动得关
起门乱砸乱捶了一通。胳膊肘都抢肿了,用绷带吊起,挂在脖子上好几个星期。
离开端实儿巷,离开那些一无所有。还赖了巴卿的“兵哥儿们”,他突然觉得
失落。他突然怀念那青年会礼堂。那一对清高的母女。巷子里大清早卖老豆腐的吆
喝。怀念每天几十趟带来远方尘土的重载列车。劳累和臭汗中,有一种天上地下老
子就是我自己的宽慰。不依赖任何人。爱哭爱笑爱踢爱端,我自己疯狂。我卖我自
己的血汗蛮力。熬得住饿,我就多躺一会儿,谁还能把我的鸟咬了去?喷!!穷的
不止我一个哩!!!天下恁大。
他似乎已经厌倦了约束。
何况又是上等兵。
再从第一步走起。
狗娘养的!
那晚上,玉清知道他在生闷气,憋臊气,不敢招惹他。他却希望她跟他吵架。
他想嚷一嚷。晚饭端上桌,都凉透了,他也不进屋。她只管在一边厢房里洗涮。泼
出很浓的香胰子水。湿的长头发上腻腻地发出刨花水的气味。后来,她索性躲到南
耳房里待着去了。打开收音机,很轻很轻地听着白玉霜的落子腔。后来,她突然关
掉了收音机。她听见他拿一块包袱布,裹起那一些字帖。毛笔、砚台和铁疙瘩,要
走。已经走出垂花门了。她拼命地叫了一声,追了上去。“傻二哥,饿着肚子咧,
你上哪去憋臊气。我躲在一半拉,空给你恁大个院子,还不够你闹腾的?你还要上
哪去?我怎么对不住你了?旅长怎么坑了你了?你干吗要这样气我伤我的心?”她
哆哆嗦嗦地抱住他。这时他光着膀子,只穿了件竹布单坎肩儿。他觉得她火烫火烫
地紧贴住他,使劲地吮吸着从他身上发出的汗气。
“还要我怎么跟你说,你才能明白?你于吗非得要混在那些下三滥的人中间?
你跟他们不一样。你跟我们也不一样……”
“我不爱听这个!”他吼起来。
‘你能听到那种你心里的声音,我们听不到……“
“我不想听!”
她的脸色一下苍白起来,电击似的,松开了他。倒退了好几步,无奈地,哆嗦
着说道:“好吧,那就让你看看……看看……”她突然转过身跑回客厅,跑到玻璃
缸边上,拿起一把用红丝线缠着刀柄的剪刀,没等大放来得及去夺抢,咔嚓一声,
剪开了自己的小臂。天放看见了她的血,开始流出一点还能算是红颜色,接着往外
流的便已是粉色的了,最后便只流那种黄不黄、白不白的汁儿。而且也越来越稠黏,
像熬过了火的糖稀。她还用手指撩起一点那汁儿,向他叫喊:“看到了吗?再看看
你的……”
天放不明白她这是想干啥,撒腿扑过去,捂住她伤口,哈腰揽住她腿弯,抱起
了哆嗦得已经快站不住了的她。
把她放到床上,她还挣扎着不让他包扎伤口。还努着劲儿,也要剪开他的小臂,
让他跟她比较比较血的不同。他觉得她疯了。使出吃奶的劲儿,才在床上摁住了她,
一直到她累得连哼哼的力气都没有了,只在床里头侧起身子,背对着同样累劈了的
天放,默默地呜咽,他才放开了她。他去客厅拿绷带,顺便想收拾地上的血迹,他
看到,不知什么时候,那些水蛙已经从玻璃缸里爬了出来,在地板上蠕动着,兴奋
地争抢着,吸食那些黏稠的或不太黏稠的白血。
他不敢往前走。他怕这些没头没尾没手没腿,没有自己的一切,只靠玉清的血
活着的家伙。他甚至恨它们。他紧紧地抓住自己的胳膊,觉得它们也爬到了自己的
身上,在往血管里钻。他浑身的毛发根根立了起来。他止不住地对它们大叫:“滚
——滚——”
它们好像听到了,缓慢地竖起上身,晃动着朝天放盯视了好大一会儿,才又都
慢慢爬回到玻璃缸里去。
地板上的血不见了。一点都没有了。
炮兵要塞全用大块的城墙砖包砌。据考,乾隆壬午年间在此建堡,周围两里,
高三丈五尺。设都统、副都统、提督各一人;封骑都尉,正四品,禄米六百四十石
五斗,掌漠南军务:服四开衩袍,束黄色腰带,俗称黄带子。第二年给城墙包砖,
建墩台。虽然自康熙时起已有汉人任副都统的先例,但此间的几位“军政首长”用
的仍是旗人。早已改作要塞司令部机要处的都统府大堂,青黄琉璃,脊兽高踞,至
今仍然是要塞内最令人瞩目的建筑物之一。司令夫人小姐贵婿每次来要塞,都要在
大堂前那棵足有数围之粗的古树前拍几张合家福,寄给正在加利福尼亚留学的二公
子。
要塞里的人都学出这个矮挫个儿的上等兵有来头,绝不是等闲之辈,都对他挺
客气。要塞司令请他吃过两次饭。榴弹炮营营长托他办过两回事。副参谋长托他给
将军上过一个折子。通勤车一到,进城度假的军官士兵蜂拥而上抢占座位,却惟独
不去占驾驶座边上那个空位。那位置上早有负责这趟通勤车的一位上土把着。它是
专门留给那个“上等兵”的。大家都对他敬而远之。他勤谨、寡言,做完上等兵该
干的事后,绝不过问别的任何一件事。
到这一年的秋天,小老头忽然无心再给他上课了。甚至连着几周,都通知他不
要进城,不要离开要塞。要塞里也在传说,解放军已经占了兰州,正坐着飞机和卡
车,日夜兼程,向这边逼近。要塞司令每天都往城里跑。司务长们便每天都蒸出许
多屉馒头,切成片,晒成干,又把全要塞的柴油桶搜集起来,拿碱水煮过,刷洗干
净,灌满清水,滚到巨大的地下防空洞里码放贮存。做出一罐罐的油泼辣子,分到
各炮班。并把库存的蒜头,也全都分到个人手里。好像已经接到的作战命令是,必
须使用蒜头来加药增强炮弹的穿甲能力。于是在那一段比夏天还要闷热的秋杠头上,
全要塞都弥散着极其浓烈的蒜臭。连肖天放那样从小就吃生蒜长大的家伙,也几乎
要被熏晕了过去。
快到月底,大肚子运输机不断从头顶上飞过,降落城外机场。在炮台上仰着脖
子数飞机的值星官,有一天把脖子都拧了筋,也没数清楚到底有多少架在天上。太
多。但城里却又没传出激战的声音。也不知道为什么始终没下令让要塞开炮。有时
零零星星地听到几下枪声,也满不像是真拉开了阵势在跟攻城的解放军干。
又过了几天,听说,城防军司令部已经倒戈起义。但要塞这边却迟迟没接到倒
戈令。几位副司令和几位参谋长、副参谋长、后勤部长、后勤部副部长,在司令部
关起门憋了一整天,等司令的电话。到最后也没等到,才发现,从要塞通往城里的
电话线,早让沿途放羊的家伙割去了。这时,十二位副司令参谋长副参谋长联名签
发了一道命令,让运输团发动所有还能发动的卡车,拉起大炮,往山里开。愿意一
起去山里的,上车。不愿去的,随你待在屋里等城防司令部派人来收编,他们也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