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多头进攻(2/4)
用一个集团军对付一个韩军师,肯定不是问题。
问题是,东线上不止第九装甲师。
到十月十五日上午,东线的韩军已经超过四十万,而且有三个主力师与五个战前组建的dú • lì旅,精锐部队的总兵力超过八万。
这支力量,绝对不可小觑。
从某种意义上讲,韩军已经把重点转向东线。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
第一次战役中,美军遭到重创,两个在东线打主力的陆战师全军覆没。战役后,美国当局在是否继续打下去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没有及时向韩国增兵,连已经完成动员的第一装甲师与第二装甲师也留在了本土,没有开拔。结果是,美军必须集中兵力守卫西线,只能把东线的防御重任交给韩军。
为此,韩军只能把主力全部放在东线。
以东线的交通情况,特别是元山以南地区的地理环境,也更适合韩军,而不是装甲师这类的重型部队。
用一个集团军对付四十万韩军,就算魏成龙没有丝毫畏惧,也不大乐观。
理想的防御方式不是建立防线,而是充分利用第六十五集团军的装甲力量,跟韩军打运动战。
在此安排下,第六十五集团军将在必要的时候发起进攻,拖住东线的韩军。
黄峙博的要求并不高,第六十五集团军只要坚持到战役结束就行了。如果能够在东线取得突破,自然最好不过。如果不能取得突破,志愿军也能在第二次战役结束之后,在东线发动一场战术进攻。
总而言之,第六十五集团军的基本任务是守住元山。
事实上,关键在第三十九集团军身上。
如果让黄峙博选择,肯定会让第六十五集团军参与西线战斗,把第三十九集团军留在东线。可是在他做出这个安排之前,陆风烈打来电话,要他充分考虑第三十九集团军全体指战员的感受。
虽然陆风烈没有明确要求什么,但是黄峙博不是笨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