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部队渡江(3/4)
在一场战斗中歼灭一个美军陆战师,肯定是非常重大的胜利。
只是,其中的困难也非常突出。
最大的问题是,把三个主力集团军放在东部沿海平原上,兵力肯定非常惊人,也就更容易遭到毁灭性的空中打击。
要知道,只要联军反应过来,一个波次的空中打击就能摧毁一个装甲师。
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真要有个三长两短,别说取胜,不输得很惨就不错了。
其次,第一陆战师遭到猛攻之后,不见得会突围,很有可能抱团死守,因此进攻将演变成攻坚战,而要想速战速决,就得避免攻坚战。
在黄峙博犹豫不决的时候,二部送来的一份情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杜鲁门”号等三艘航母已经从夏威夷出发,预计将在数天之后抵达日本。如果联军急于恢复海上存在,这三艘航母就会与第71特混舰队的护航战舰会合,从宗谷海峡或者津轻海峡进入日本海。
以核动力航母的航行能力,五天之后,第71特混舰队就将回到战场上。
显然,这不是什么好消息。
第71特混舰队回来后,联军的远程支援力量将成倍增长。在执行支援任务时,三支舰载航空兵联队顶得上半个美韩空军。即便志愿军能够依靠全面电磁战,在进攻的最初八个小时里抵消掉联军的空中优势,可是在随后的战斗中,志愿军就得承受猛烈的空中打击,而围歼第一陆战师,肯定不止八个小时。
黄峙博不得不改变想法,寻求更大的突破。
可以说,正是这个意外因素,让黄峙博不得不考虑动用第十五空降军。
要想取得更大的突破,三个主力集团军肯定办不到,至少三个集团军的纵深突击能力都非常有限。只有动用空降军,才有能力在更为广阔的战场上作战,也才有希望在联军的防线上打开突破口。
只是,有没有必要因此改变战役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