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毫秒之差(1/3)
避开第二枚AIM-120C之后,晏鹰搏迅速稳住战斗机,空出左手,把火控雷达由跟踪模式调整到搜索模式。
雷达扫描两周后,屏幕上出现了八个目标。
晏鹰搏没有大意,用手动方式控制雷达,进行了广域搜索,确定在四十多公里外,只有八架F-15C。
也就是说,第一轮交手就击落了四架F-15C。
这个战绩,让晏鹰搏有点意外。虽然这是他第一次与F-15C交战,但是在KJ-2000上指挥空战时,J-10往往要用两个回合才能击落F-15C。
惊讶归惊讶,战斗还没结束呢。
把雷达调整到跟踪模式后,晏鹰搏同时锁定了六个目标,然后接通了导弹的电源开关。
与“纯进口”的Su-27SK相比,J-11B除了大量采用复合材料,除了把空重降低了数百公斤之外,最大的改进之处就在电子设备上,特别是火控雷达。由南京电子所研制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高达二百四十公里,能够同时探测数百个目标,跟踪其中最有威胁的四十个目标,并且引导导弹同时攻击其中八个目标。这个性能,不但不比F-15C“金鹰”配备的雷达差,甚至不比F-22A的AGP-79差多少。
只是,J-11B在执行制空作战任务时,一般携带八枚中程空对空导弹,如果需要在更远的距离上作战,或者执行的是防空巡逻任务,则要用两个翼根挂架携带副油箱,也就只有六枚中程空对空导弹。
绝大部分,进行到第二回合的时候,J-11B都不可能同时攻击八个目标。
“老晏,我们收获了一个战果。”
“是吗?”晏鹰搏回答了一句,仍然盯着雷达的显示屏。
“预警机已经确认了,是我们击落的。”后座上,邹偾勇非常激动,因为这是他第一次上战场,第一次收获战果。
为了便于确认战果,所以PL-12上都有一套无线电发射装置,在战斗部引爆前发出最后的信号,因此结合敌机被击落的时间,战斗机、或者是支持作战的预警机就能判断出是哪架战斗机发射的导弹击落了敌机。
晏鹰搏一点都不兴奋,或者说根本没有关注这些琐事。
前面还有八架F-15C呢。
“老鹰二号,准备攻击。”
“老鹰二号明白,准备攻击!”
听到僚机的答复,晏鹰搏回头看了一眼,却没有看到僚机。
现实空战绝对与电影中不一样,长机与僚机不会靠得太近,至少不会近到用肉眼就能看清对方飞行员相貌的地步。在远距离交战的情况下,长机与僚机会保持五公里以上的间隔距离。按照习惯,僚机一般在长机左后方,保持五百米的高度差。只有保持足够的距离,在受到攻击时,长机与僚机才能无所顾忌的进行机动规避。
把目光转回雷达屏幕,晏鹰搏开始倒计时。
只要把开火距离缩短到四十公里以内,F-15C逃脱的机会不会超过百分之二十。
虽然这也意味着,J-11B避开AIM-120C的机会也将大大降低,但是晏鹰搏有信心,因为他们已经收到战果,而F-15C没有击落一架J-11B。
“老晏,快看,有人发射导弹了。”
晏鹰搏一愣,习惯性的朝左边看了一眼。
“右边,十五公里外,一、二、三、四、五、六……又来了,还是六枚!”
回过头来,晏鹰搏也看到了。
那两架J-11B在云层里面,但是划破长空的两股十二道白线表明,两架J-11B射出了剩下的所有PL-12。
“妈的,这么急干嘛,害怕煮熟的鸭子飞走吗?”
低声咒骂了一句,晏鹰搏没再耽搁,掀开控制杆上的盖子,开始发射导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