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工作安排(2/4)
李健城要建立根基,自然得从最基础的方面入手,让所有人有追随的道理,和可学习的逻辑方向,不能事事都靠他来安排,不然的话是没有办法与大曌现有制度抗衡的。
李健城的基调在小林村组织工作了一段时间的马有,是有点明白了,因为之前的工作都是这么安排的,只是还没有文件性的规章,现在等于是添加了制度。
马有其实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小林村从原来几十不到百人,现在变成了上千口人,按理来说应该问题频发的,但是在李健城的安排下,问题反而很小,他一直以为只是小林村提供吃喝导致,现在看来这里还有文章。
当然有文章了,小林村初期招募的人本来就不复杂,流民都算不上,基本都是难民。这个时候只需要简单的结构秩序,加上马有他们的高端武力,集体造饭的供吃供喝,也就很容易短期治理了。
真正困难的是长期治理,是长治久安,而非是短期有效的办法。而之所以将信息和运动分开,就是为了应对人们对短期利益效应的依赖,使得新政府能在结构上调整运动和信息的序列。
李健城又详细的讲解了信息,结构,运动的概念,其目的就是为了对眼前这批人手的培养,让他们能对新体系有一个根基上的认可。
李健城的这些话无论是张嫣还是凌雪疑听来,他的方针都极具逻辑条理性,都可以自由推导,因而也就具备了他们去理解的路线。
信息是天然存在共性的东西,所以唯有结构和运动需要建立合作社来进行统一。
“凡事有先后,现在我们主要以先建设结构运动部门,在协同发展结构信息的行政部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