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2/4)
三
开进战区之后,钟盛英回到了266团,坐镇指挥。第一次战斗是攻打G城,钟盛英带领不足三十人的指挥分队,在距敌G城前沿只有两公里的829高地开设观察所,协调266团和师属炮兵团的榴弹炮营,指挥炮兵直瞄和间瞄射击,步兵分队恰到好处地在各次炮火之间跳跃式攻击,穿插分割,打得很俏皮。
那场战斗,266团伤亡最小。
团观察所设在一座楼房的废墟里,战斗发起之后,岑立昊有点手忙脚乱,这时候他才知道,决心书上的不怕和枪林弹雨中的不怕是有很大区别的。他硬着头皮和其他参谋人员一道,躲在石墙后紧张地进行图上作业,接收步兵分队通报的目标坐标,为炮兵提供射击诸元。忙碌中,大家突然听见头顶上传来口述命令的声音,抬起头来,岑立昊看到的竟然是钟盛英的一双脚后跟——钟盛英是站在断墙上直接观察战场态势的。岑立昊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紧张和恐慌在那一瞬间消退的大半。出于一种本能,抑或是好奇,他想看清钟副师长的脸,但是他只能看清团长的后背,那是一副宽阔的肩膀,逆着阳光,在他的头顶巍峨如山。那时候整个战场上空枪炮交织,弹若飞蝗,829高地上不断传来子弹射进岩石碰撞出的声音,钟盛英置身其中却是稳若磐石,双手擎着高倍望远镜,不断地下达指令,时而夹杂一阵“上去了!上去了!”的兴奋的喊声,偶尔还来上骂骂咧咧的句把两句。
从那以后,钟盛英和他的那双非凡的脚后跟就嵌进岑立昊的记忆深处了。
如果说以前钟盛英对岑立昊的赏识仅仅是因为这小子出奇的悟性和训练成绩,仅仅是对一个好兵的喜爱,那么,在这次战斗之后,钟盛英对岑立昊就是格外的器重了,并且作为将才培养了。
当天下午,钟盛英的前进指挥所完成任务后,正要撤回阵地,却被潜进本部纵深的对方特种部队的一个加强排截住了。钟盛英手下多是机关指挥人员,只有一挺机枪和十支步枪,剩下的全是shǒu • qiāng,五十米开外杀伤能力极弱,侦察股长和两名参谋、一名干事、三名战士在枪战中阵亡。对方的火力很猛,从三个方向压了过来,大有将这个小小的指挥所一举歼灭的态势。当时情况十分危急,钟盛英举着shǒu • qiāng,亲自组织反击,但是寡不敌众,而且无路可走。绝望中,大家几乎作好了与敌同归于尽的准备。
这时候,岑立昊又看见了那双脚后跟。他想,真正考验真正的到来了,要是让一个副师长牺牲了或者被俘了,266团就把脸丢大了。
钟盛英穿的那双胶鞋已经很旧了,上面沾了许多南方红色的泥土,但是,在岑立昊的眼睛里,它们就像红色的旗帜,在阳光下迎风招展猎猎作响。岑立昊那颗年轻的心脏被潮水一般的激情涌满了膨胀了并且终于被点燃了,一股雄性的火焰喷薄而出腾空而起。
这一切就像是发生在梦中,生死攸关之际,岑立昊挺身而出站在了钟盛英的身边,并且推了钟盛英一把,越俎代庖地向警卫排一班长等七名战士下达了任务,指挥两个战斗小组从两丈多高的石崖上跳下,出其不意地出现在对方侧翼,猛烈射击,吸引敌人火力,掩护钟盛英等人撤退到一块巨大的岩石下面。随即,警卫排长也带着两个战士从右翼出击,与岑立昊相呼应,对敌形成夹击态势。
在那种短兵相接的战斗中,谋略和战术全靠临机应变,凭借的主要是一股视死如归的豪气。狭路相逢勇者胜,置于死地而后生,战局就是在那突如其来的英雄的两分钟内起了变化。他打了对方一个想不到,一条血路在凶狠的吼叫声中杀开。他成功了,而且除了警卫排一班长在撤退时摔掉一颗门牙、一名战士左小臂被骨折以外,没有增加新的伤亡。
打完那一仗,钟盛英毫不掩饰地对266团团长任广先和政委杨万辉说,“这小子有种,先提拔,后送校,哪怕他只有匹夫之勇,我也要培养他十年。”
四
G城战役中,刘尹波所在的五连担任打穿插的任务,跟随他们行动的是副参谋长辛中峄。
这次行动固然艰巨,但作为副指导员,刘尹波的艰巨还在于,他要管理好四个“重点人”。
穿插中他们在107号高地被对方的一小股兵力伏击了,当时就牺牲了一个战士,三人负伤。连长要带人搜山,指导员分析,对方兵力不会超过一个班,是为了滞迟我军行动,不能恋战,快速通过为好。
两个人意见有点不统一,就等辛中峄决策。辛中峄说,“刘副指导员谈谈。”
刘尹波知道,怎么个打法,辛中峄心里是有数的,不外乎给他一个机会。刘尹波说,“纠缠肯定是不行的,但不打肯定也是不行的,那样会给后续部队三营留下后患。我看可以这样,以一个班伪装开进,引诱敌人暴露火力,主力边打边撤,再引诱敌人火力跟踪。我带一个班隐待敌。等他完全暴露了,两边夹击,一举歼灭之。”
辛中峄说,“理论上是可行的,我看就这样。”于是如此这般做了部署,就开始行动。
真正打起来之后,并没有像刘尹波计划得那样程序井然,但是由于总的原则和方针有数了,打得就比较自如,果然玩了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战术,后来清点战果,对方是六具尸体。
这一仗,让刘尹波很露了一手。
G城战役结束后,部队往纵深开进。南方的公路狭窄崎岖,极其南行,常常被堵在某个拐弯处,几个小时动弹不得。
有天中午又被窝在一座山下,发生了一件事情。
山的对面有一所村庄,居民们自然早已逃之夭夭,但是还有几头耕牛在户外漫不经心地游动。这些终身勤劳的牲畜没有意识到战争的危险正在向它们逼近,还在一如既往地觅食糊口。
就在这时候,一只枪口从停滞不前的队伍的某个地方悄然伸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