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冒朝堂之大不韪(1/4)
第二天早朝,等到快要结束的时候,莫非这才站了出来,双手捧着把折子举过头顶,朗声道:“启禀父皇,儿臣这几日细加思索,已经列出监察院详细职权及人员官职设置,请父皇过目!”
这话一出,所有的目光再次投向莫非,要知道前几天他在朝廷之上说过,当时皇上并没有答应,哪知道过了几天他依旧没有死心,居然还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再次上折子,甚至都已经拟好了官职。
旁边的王安立刻上前,接过了折子送到了朱常洛面前。
朱常洛接过了折子,看了看,旋即递给了王安,道:“成立监察院此事非同小可,王安,把折子的内容念出来,诸位爱卿听后再议。”
王安接过了折子,朗声读了起来。
下面那些大臣那是越听越觉得有些惊世骇俗,这监察院管得实在太宽了。
他不仅仅监督御史,御史弹劾那位大臣都必须通过监察院审核,除此之外对于过往冤案可以审核,就算三司会审过了案子,只要监察院觉得还有疑点都可以调查。除此之外,对于没有证据的诬陷诬告也是重处。
在朝的大臣都知道因为熊廷弼的案子太子是大动肝火,至于姚宗文等罢官的被罢官,充军的被充军,都遭到了重处,这点不少人也理解,毕竟熊廷弼把辽东经营得稳如泰山,努尔哈赤也不敢轻举妄动,最近更是接连打了几个打胜仗,还收复铁岭和鸦鹘关。
可就这个借题发挥,成立监察院,把都察院等等都纳入监管范围,权利如此之大,在不少大人眼中这就有些过分,最主要是削弱他们的权利。
因此在王安念完之后,这文武百官也就开始讨论起来,所谓的讨论,实际上也即是争论,以何宗彦为首之人对于这折子内容褒奖有加,更是希望立刻成立监察院。但是却遭到了以方从哲为首官员的反对,一时间,朝堂上唇枪舌战。
而引起这场战争的莫非却在旁边根本就不插嘴,现在自己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等。
争论了很长时间这也没什么结果,于是朱常洛下令退朝。
莫非率先离开了金銮殿,这方从哲急急忙忙追了上来,道:“殿下请留步。”
方从哲年纪已经不小,这一路小跑而来已经有几分气喘吁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