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小说 > 重生1991 > 第189章 毒奶粉事件

第189章 毒奶粉事件(3/4)

目录

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我国的食品行业的一些不法厂商似乎在与国内外的魔术大师比高低,花样不断翻新:

业已霉变的陈米经过“机油”什么的处理呈现出新大米那样的色泽,在集市上鱼目混珠,以假乱真;

粗劣发黄的面粉中加了荧光增白粉膨化剂等,出笼的馒头也就格外白,格外细腻,格外松软可口;

人们害怕患高血脂,喜欢**肉,于是养猪的在猪饲料中加“瘦肉精”;

蛋黄红的好吃,香!于是在鸡鸭的食料中拌入“苏丹红”;

海参、鱿鱼、银鱼、冬笋、八宝粥等等为了保鲜,厂商便使用甲醛等防腐剂;

开心果等经过漂白、桂圆等抹上黄粉、生姜等用硫磺熏过就变得好看,在市场上便走俏;

工业用的酒精羼兑了水什么的加工成各种名酒,一瓶瓶颇有风度地在酒席筵上登台亮相,受到人们的青睐;

从阴沟泔脚垃圾中提炼出来的精制油,包装成各种名牌产品,一桶桶漂漂亮亮,象礼仪小姐似的,在超市货架上堂而皇之地排列;

……等等,林林总总,无奇不有。

无论是粮食也好,蔬菜也好,水果和其他各种食品也好,可以断言,在我国根本没有“绿色食品”,根本没有放心食品!连电台、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也都惊呼:我们还能吃什么?!

无怪乎我国素负盛名的冠生园食品、梅林罐头食品、龙井茶叶等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都不能出口外销。有一种叫“伊丽莎白”的甜瓜,在香港市场上,产自日本的50港元一斤成了抢手货;产自中国的,尽管外观和口味都不错,但5元一斤仍乏人问津,原因是,经检测其化肥农药残留竟有11项超标……

我国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日趋严重,食品中毒事件愈演愈烈,以至发展到如今堪谓登峰造极的地步——三聚氰胺——“毒牛奶”、“毒奶粉”流毒全国,持续不断地危害着亿万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其后事态的发展果然如陈锋所料的那样越演越烈,到了八月初的时候,全国结石患儿人数已经达到了十六万,而这时候才算是是告一段落了,全国各地上报的患儿数都在逐渐递减当中,鲜有新患儿的发现。这次中国政府在这件事情上处理可以说是非常雷厉风行的,因为这件事,朱总理亲自赶赴各地慰问安抚患儿家属,更是据传在一次工作会议上他气愤的拍了桌子,指示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从重处理。

这段日子让陈锋感到欣慰的是,此次毒奶粉事件事后问责波及的范围明显比他前世记忆中的历史大了许多,在七月底的时候,国务院就公布了卫生部部长和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的撤职公告,其外河北省除了石家庄市政府被问责外,连省政府都被问责,一副省长和厅长被免职,最后甚至石家庄的市委书记也迫于政治压力,引咎辞职。

在8月5日的时候,卫生部等五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公告,公布了ru制品及含ru食品中不得含有三聚氰胺的硬性规定。公告称,三聚氰胺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禁止人为添加到食品中。对在食品中人为添加三聚氰胺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而在原来的历史中,卫生部这五个部委却是发布了三聚氰胺的限量值,理由是“三聚氰胺作为化工原料可用于塑料、涂料、粘合剂、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资料表明,三聚氰胺可从环境、食品包装等途径进入到食品中,其含量很低。为确保人体健康,确保ru与ru制品质量安全,特制定三聚氰胺在ru与ru制品中的临时管理限量值。”他们的解释不可谓不专业,但却总给人一种站在奶制品生产厂商立场说话的感觉,遭到公众的普遍质疑。尤其有些耐人寻味的是,这五部委联合公布的规定是“临时管理”措施,这是不是意味着让那些奶粉生产厂商有个缓冲转型期,避免这些厂商大批不合格的奶粉无法继续销售,遭受巨额经济损失呢?若真是如此的话,看来中央五部委为了这些纳税大户,社会公德表率的奶粉厂商可说是煞费苦心了。

现实生活中,人们每天摄入过量的三聚氰胺也许不至于立即毙命,也许短时间内还不至于有明显的中毒反应。但日积月累,总有一天毒性发作,或表现为肾功能衰竭、心脑疾病、癌症等各种病症,而且不可救药。婴儿则因其抵抗力差,发病较快,成人则或许还得假以时日。幸乎?悲乎?

牛奶自身原本不含有一丝一毫的三聚氰胺,万分之一没有,十万分之一没有,百万分之一也没有。只是由于容器、环境、空气等外在因素,才导致牛奶中含有微乎其微的三聚氰胺。比如容器,有的容器是以三聚氰胺为原料制成的,但也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释放三聚氰胺分子以致渗入到牛奶之中。尽管如此,牛奶中三聚氰胺的含量可能也只有十万分之一,也许还不到。若牛奶中三聚氰胺的含量高达千分之一、千分之二,则完全可以断定是人为的,是罪恶的黑手往牛奶中tóu • dú,掺入了三聚氰胺。

我国的ru制品行业中的不法厂商视三聚氰胺为法宝:既可节省牛奶原料,又可提高ru制品的能级,从而大获暴利。大把大把的百元钞票使他们红了眼,昏了头,丧心病狂地在牛奶和奶粉中掺入三聚氰胺,使牛奶和奶粉中三聚氰胺的含量跃上一个又一个台阶:百分之一、百分之十、百分之百。据有关域内人士透露,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不是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而是三聚氰胺中掺入牛奶,甚至根本不用牛奶,只用三聚氰胺作原料来生产各种ru制品,令人触目惊心!

出了严重事故,出了人命,“毒牛奶”、“毒奶粉”事件被新闻媒体曝光后,慑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义愤,中央卫生部等部局才不得不对牛奶、奶粉中的三聚氰胺“限量”。但不是要求“零含量”,不是禁绝在牛奶、奶粉中掺入三聚氰胺。千分之一、千分之二的“限量”,意味着实际上对不法厂商的犯罪行为依然“开着绿灯”。

当然,这一世因为陈锋这只“重生蝴蝶”的缘故,中央五部委,终于做出了符合全国老百姓身体健康和生命健康的英明决定,真正为全国人民当家做主了一回。零含量的硬性规定,让那些奶粉生产厂商不得不抛却了甚至抱着将毒奶粉回炉稀释加工的侥幸心理。

美国国会曾有报告指出,中国实行的务实外交赢得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注意。尤其是由中国自身快速发展带来的日益扩大的贸易、投资和符合需求的对外援助,都强调了互惠互利,并以此赢得了国际声望。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日益增大。

但正是由于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忽略了道德教化,一切向钱看,人心叵测,五花八门令人想都不敢想的造假作弊行为,已经给社会不断带来危机和冲击,而且频率愈来愈高。毒奶粉事件暴露出中国社会的根本危机:道德彻底沦丧!

这些年来,人们听到中国造假丑闻不绝于耳,单单政府部门追查的假冒伪劣产品就有几千种之多,包括酒、药品、电器、钞票,甚至还有假鸡蛋和有毒的大米等等。更令人不齿的是各级政府部门的虚假统计数字泛滥成灾,被用来掩盖种种不道德的行为和不光彩的事件。

《史记.管晏列传》里,管仲有一句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即人在丰衣足食之后,更应该懂得得道德礼仪及有羞耻之心。改革开放到二十几年来,中国人仓廪实、衣食足,但是并未如古人所说的那样知礼节、知荣辱,相反,传统道德规范和传统价值观正在一天天地被削弱、消亡,不少人已经失去了理想、信仰和操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