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音乐盛典(4/4)
让这场盛典增辉的无疑是紫禁城这一昔日皇家禁苑的宏伟背景。金黄色的琉璃瓦、绚丽的彩画、古老的红墙、高高悬挂的红灯笼,以及几十位身着传统红色旗袍的礼仪小姐,无一不散发着东方古老文明所特有的魅力和强烈的民族文化氛围。昔日这里曾经钟鼓齐鸣,如今西方歌剧在这里缭绕;昔日皇帝曾在这里议政,如今三位西方音乐大师在这里纵情高歌。东方建筑的shén • yùn与西方艺术经典在这里达成了完美的交融,古老的紫禁城在一个充满激情的夜晚被唤醒,改革开放的中国以一场东西文化交融的音乐盛会,向世界展示他们积极走向世界的宽阔胸怀。
音乐会在一首《埃迪德》的序曲中开场了,这是美国作曲家伯恩斯坦根据法国启蒙主义作家伏尔泰同名小说改编的音乐剧的序曲,音乐剧本身虽然经过多次修改,仍不是非常的成功,但这首序曲却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
序曲结束后,照以往“三高”音乐会惯例,仍是卡雷拉斯率先出场,第一曲是他1998年在巴黎广场音乐会唱过的《玛丽斯苔拉》中的“我知道这个花园”。现场观众显得很“理智”,掌声便不是非常的热烈,当然这也同绝大多数人的在这三高音乐会之前,便不知道这位卡雷拉斯是何方神圣有关系。当然即使知道,现场的绝大多数人在此之前,显然也没有听过他演唱的歌剧。今晚除了这首歌曲外,他将演唱的另两首分别是加斯塔顿的《被禁止的音乐》、契莱亚的歌剧《阿莱城的姑娘》中的“费德利科的悲歌”。最后一首是他1990年在罗马音乐会上演唱的打头作品。
卡雷拉斯属于抒情型的歌剧演唱家。他演绎每一出歌剧时都是充满感情的,解释作品的深度及挖掘作品的细节非常好,特别是《卡门》。
紧接着的多明戈,他演唱的第一首歌曲是。普契尼的歌剧《西方女郎》中的“请让她相信”,他还将演唱普契尼的歌剧《托斯卡》中的“星光灿烂”,这是他驾轻就熟的作品;此外他将用母语演唱一首中国观众相对生疏的萨苏埃拉选曲,萨苏埃拉是一种掺杂方言的西班牙歌剧,类同于喜歌剧。
他的声音非常圆润,他从小就弹钢琴,所以他的音乐修养非常好,被人成为歌剧之王,他排每一个歌剧的时候都是自己用钢琴从第一小节弹到最后一个小节,自己一边弹一边唱。他从第一个字唱出来之前的准备,到最后一个音的收尾,以及中间的呼吸、中间的韵律,都是非常讲究的。而且他还指挥,指导别人排练歌剧,所有的一切都是他自己后天完成的。
多明戈表演结束后,第三个总算轮到了帕瓦罗蒂上台,老帕的在世界上或者说在国内的名气,是前两位无法比拟的,这从现场突然爆发的鼓掌声和欢呼声就可以感受的到,而在此之前,卡雷拉斯和多明戈上台时,掌声便不是很密集,更没有观众的欢呼声,这前后三人一比较,就完全的感受到帕瓦罗蒂的份量了。而他体型更是三人中最为壮硕的,陈锋看见他左手还拿着一帕白色的餐巾上台,刚开始很是纳闷了一阵,知道他上台演唱了一段后,用来抹嘴,才明白过来,这是用来擦口水的。因为他的一大标志,就是满脸的络腮胡子,这唱功一用劲,一憋气,嘴巴张得大大的,一发高音,嘴巴里的唾沫星子自然是随即喷出,他要是没络腮胡倒也罢了,但是他却是有,这唾沫星子嘣出来自然是不少飞溅到了他的胡子上,所以只能提前准备手帕,用来擦被自己口水溅到的胡子。这自然也算是一大趣事了。至少陈锋闲极无聊,发现这个“秘密”,是感觉非常的有趣的。他自信多数人都没有发现帕瓦罗蒂拿着餐巾登台,唱完一个段落后,就忙着插嘴的习惯到底为何?这也可以理解,因为毕竟大多数的人,一见到这位世界第一男高音,首先想到的是他是一名歌唱艺术家,本身就代表着高雅和艺术,实在无法把唱歌和擦口水联系在一起,也就少数人像陈锋这般联想了。
帕瓦罗蒂独唱的三首曲目都是他最擅长的拿手作品,《托斯卡》中的“奇妙的和谐”是展示最高音魅力的著名咏叹调之一;《格拉纳达》欢快、奔放,听这首歌时一定不要忽略享受响板的演奏技巧;《今夜无人入睡》非帕瓦罗蒂莫属,在曲目单上也列在了他的名下,但估计多明戈和卡雷拉斯不会甘心袖手旁“听”,1990年在罗马,他俩就以有意的长音向老帕叫了一板,这次置身紫禁城唱《今夜无人入睡》谁肯闭嘴不唱?
帕瓦罗蒂的高音很方便,他可以连续唱许多的高音而一点儿都不费力气,声音非常华丽、漂亮、透亮,具有干净的穿透力,音色带有金属声,气息流动好。
Ps:紧急求月票,前三百名快不保了,大家还有票的投个一两张,将我的晚节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