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监审(2/2)
晋阳公主也掏出帕子开始擦眼睛,哽咽地道:“都怪四王兄,阿耶不该将他放出来害人的!哼哼,今日若非到庄子上,兕子必要进宫狠狠地在阿耶阿娘跟前哭,若他们不严惩四王兄,兕子就将阿耶私库内的字画古籍全都拿回咱们家!特别是他最喜爱的《兰亭集序》!”
崔瑾眼睛一亮,忙点头:“这法子好,《兰亭集序》我惦记了好些年,圣上就是不肯给我看,好像担心一看便到我手中似的,真是小气得很!”
一提到那些字画古籍,崔瑾就全身是劲儿,双眼灿若星辰。“兕子啊,要不,明儿个你回宫会瞧瞧?”他提议道。就算不能将《兰亭集序》拐带来,弄几幅其他的名家字画也行啊!咱啥都不缺,就缺字画古籍。
武珝赶紧将他扶住,抿着唇笑:“郎君且躺下吧,以后有的是机会欣赏字画。在奴家心目中啊,郎君作的书画才是最好的呢!”
崔瑾喘了口气,他也觉得自己这次身体亏得慌,才一个起身的动作就气喘吁吁的。见他脸色苍白,卢节等人心痛得不行,忙替他换了衣衫,让他好生歇着,命青竹等人看着,这才各自回去梳洗换衣。
秋日的庄子,已经很有些凉意,特别是早晚,更是要加上厚实的衣裳。崔瑾晕晕沉沉地睡了一阵子,待他醒来,已是下晌,太阳都已偏西。一直候在床榻前的青竹听到动静,忙挽起纱帐:“国公爷醒了?可是饿了?奴婢这就让人准备饭食。”
青兰端进来水盆,与青梅服侍着崔瑾漱口净面。青菊去提饭食。
大病一场,又是接连饿了几日,崔瑾只能吃些软烂的粥和清淡的小菜。还好,自家的饭菜都极为美味,不然,这日子可就惨淡了。因为,按照张御医所说,这种饭食,至少得保持半个月。
在床榻上又躺了五六日,崔瑾的精神才好转些,有力气起床走动。他甚是恼怒,居然被人害成这样!
每日,金雕在京城上空来回两三次,不断地传送着消息。虽然发动了广大群众,但那位张先生仍然未寻到。有人提供线索,曾在事发后在某处见过嫌疑人,但待官府赶到该处破烂的宅子,前几日有生活痕迹,但现在显然已经没人了。而贺兰楚石,咬定牙冠说是自己与崔瑾之前发生了一些小冲突,心里很是不忿,与兰珠提到此事,不料兰珠居然会在酒菜中给太子和崔瑾下药,这些事儿,他并不知情,更未暗地指使。贺兰楚石哭诉道:“卑职与齐国公无冤无仇,平素更无往来,怎会心生歹意?再说,齐国公向圣上推荐岳父大人,卑职的岳父才得以回京,卑职感激都来不及,怎会谋害他?此外,太子殿下一向对东宫下属很好,卑职最是敬重太子殿下,岂会有胆做下这等抄家灭族之事?卑职冤枉啊!”
至于与兰珠的关系,贺兰楚石道:“是卑职鬼迷心窍,但是,与兰珠也是止乎于礼,想着待哪日能求情太子殿下将兰珠放出宫去,卑职便纳为良妾。卑职该死,不该与宫人发生纠葛,但卑职万万不敢谋害太子殿下和齐国公啊!”
御史中丞对刑部尚书和大理卿冷冷地道:“看来,此人是有恃无恐,以为自己是潞国公的女婿,便无人敢动他。张尚书,某以为,三木之下必会招供,这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可大刑伺候!”
张尚书略一迟疑,点点头。贺兰楚石忙高呼:“这是严刑逼供,即便取得供状,也是假供伪供!卑职不服,卑职冤枉!”
鉴于贺兰楚石如此说,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和大理卿只得如实向李世民禀告,奏请圣裁。李世民心里挺矛盾,既是想替长子和女婿出口恶气,又不想李泰和侯君集被牵连。见贺兰楚石如此“坚强不屈”,便有些犹豫。
李治坐在李贞旁边,轻嗤一声,声音不轻不重,却刚刚足够李世民听见:“给贺兰楚石说,若是如实交代,便给他贺兰家留一条血脉,不然,三族之内,斩草除根,一个不留!如此,看他说不说?”世人最终血脉传承,若真是让某个家族断了根绝了后,这可算是最严酷的惩罚了。
李贞咧咧嘴,这下子可惨了。不过,这也是贺兰楚石罪有应得不是?对侯君集,他没多大感官,那人一副天子最大他第二的模样,简直狂妄自大得不行,记得过去见到自己,他也只是淡淡地拱拱手便是,根本就没将自己这个皇子放在眼里。哼哼,这人真是不知所谓,按说,大兄和表弟对他有推荐之功,他却恩将仇报,活该千刀万剐!至于那位消失十余年的四王兄,不是说他聪慧过人么,好不易放出来,怎不好好珍惜这份难得的自由,越发对储君的位置偏执了。可惜啊,功亏一篑,他们遇到了崔瑾!想到原本已经“死亡”之人在诵经声中复活,他心里就发寒,更是坚定了跟随崔瑾学习的信心。他想,既然有这个机会,就算是自己愚笨,没能学到什么本事,但能紧紧地靠上太子,今后自己的日子也好过一些。这些年下来,大兄的储君之位是越发稳固,除非他自己想不开,便无人可推翻。
长孙无忌觉得这个主意甚好,便笑呵呵地提议道:“圣上,因事关靖江郡王和潞国公,微臣观张尚书有些难为,何不让晋王殿下监审,或许便有所突破呢!”
卢承庆点点头,忙道“可行”。而李俊、房玄龄等人也纷纷附和,李治也站出来毛遂自荐,道,自己不会太多干涉,只是想想点子出出主意,不会胡乱指挥的。李世民见此,只得不甘不愿地应允。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和大理卿则是暗自松了口气,就算是得罪靖江郡王和潞国公,也有晋王在前面挡着,免得审理案子畏手畏脚的。其实,到底是什么回事儿,大家伙儿心里谁不清楚,不过是碍于圣上不想查清楚罢了。但是,现在晋王殿下掺和进来,圣上还能保住靖江郡王和潞国公么?
明眼之人,早就注意到了崔芮等人的表现,看到他们仿佛事不关己的模样,先是疑惑不解,随即便一阵心惊胆战。世家联合起来,甚至连朝廷都难以抵挡。前隋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么?而那时,五姓七宗嫡系并未真正发挥作用,只是推出些旁支偏房出来,更多的是坐山观虎斗,不然,还不知花落谁家呢?君不见,大唐李氏一直自称系出陇西李氏,但人家陇西李氏根本就不承认么?这,便是世家数百年的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