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狄仁杰(4/4)
被房遗爱和李治将话题岔开,崔瑾又继续道:“狄小郎君,某观你面相,你虽会历经坎坷,但终将位极人臣,只是,人之命运,也非一成不变,很有可能会因你一念之差发生改变,所以,切不可听了某之评语而得意忘形。”
得知崔瑾的身份,狄仁杰慎重地点点头:“在下不敢忘!相由心生,唯有不断修善断恶,耕耘心田,才可得善终。”
崔瑾微微点头,让他坐下,令人摆上碗筷,亲切地道:“你心有正气,看不惯世间丑陋,但要记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世间最柔弱的是水,水能承担万物,成无形大道。君子似水,居于低洼之处而虚怀若谷;心如水,于深潭之中而宁静致远;与人交往若水,滋养万物而不求回报;言辞似水,清澈见底而诚信守诺;为政若水,善于洗污除垢而治国有方;行事如水,善于顺天应人以适时而动。”
崔瑾环顾四周,见众人若有所思,但也有如尉迟兄弟般愚钝之人仍是迷惑不解,视线淡淡扫过,最后看向自家几个兄弟。一向活泼的崔珣难得正经地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将崔瑾说的这番话记下来。见另有几个儿郎也拿出本子记录,李愔和李贞暗暗后悔,怎么就没养成这个习惯呢,以为不过是吃个饭罢了,所以便没带上纸笔,只要回去后借别人的笔记看了,不然,今日的功课说不得便无法完成。
果然,崔瑾淡淡地道:“下午回船后,便以‘上善若水’为题作一篇文章,或议处世之道,或论为政之道,或谈为将之道,皆可。不足十岁,至少五百字;十岁以上,至少八百字。举例子讲道理,须言而有实,凑字数则加罚二十篇大字。”
程处亮“哎哟”一声,咧咧嘴,捧着碗不满地道:“小十三郎,你就算要布置功课,也好歹等咱们吃完饭才说嘛,瞧瞧,弄得我现在的心情立马便灰暗了,好不容易宰房老二一刀,原本还计划着吃得他心痛的。”
房遗爱慢悠悠地放下炭笔,将笔记本揣好,淡淡地道:“不知程驸马有多大肚量,放心,既然某今日做东,自然是要让你吃饱喝好,一碗不够,那就端一锅来。哼哼,某虽说家底薄弱,但请你吃一顿饭还是不至于伤筋动骨。”
李愔和李贞也挺担心功课,连忙问李治:“九弟先前是否听懂了表弟的意思?”
李治放下银箸,咽下口中的菜,点点头:“很清楚啊,不就是讲如何为人处世,如何为官为证罢了。不要一味地刚正要强,要懂得借力打力,以最小的牺牲获得最大的利益。另外,要心怀若谷,不要斤斤计较,不要爱慕虚荣。就像我们做生意,若是遇到对手强大,千万不要硬碰硬,那会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得不偿失。哦,表兄,不知稚奴理解得是否正确?”
房遗爱翻翻眼睛,什么乱七八糟的,又是为人处世又是为官为政,马上又谈到做生意了,若真这样写文章,不就成了大杂烩?
崔瑾习惯性地摸摸他的脑袋,和蔼地道:“一句话,可分解为若干道理。只要是善意的,便是正确的。但是,道理虽多,写文章时却不能面面俱到,只需根据一个主题展开讨论。”
狄仁杰拉拉崔玦的衣袖,低声问道:“武阳郡公这是在授课么?”
“真理是存在于生活中。”崔玦眼珠一转,笑眯眯地道,“瞧瞧,在座诸位中那三位是王爷,另外有几位驸马,其余不是出身勋爵便是世家,是遵天子之命跟随吾家兄长学习和历练的。”他想,既然兄长如此推崇狄仁杰,若是能将其留在身边看着他成长,那不是能让他少一些波折?兄长说,狄仁杰虽会位极人臣,但容遭他人嫉恨陷害。若是有兄长等人的帮衬,他会不会少许多波折呢?不过,这样会不会改变他的命运,最终又不能成为贤臣,不能流芳千古了呢?他很是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