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招揽(2/2)
禄东赞脸上的笑容极为勉强。虽然赞普也有几位妹妹,在吐蕃人眼里如那雪莲花一般美丽,但哪里能入大唐人的眼?听听大唐皇帝的话,不是自己要,也不是赐给皇子,而是宗室子弟,那有何用?能够实现联姻的目标么?所以,自汉以来,都是几乎中原公主外嫁和亲,极少有外族公主和亲中原的。
站在前排的太子李承乾冷冷地道:“哼!原来,在尔等眼里,吐蕃公主比大唐公主更珍贵么?还是贵国的公主太不上台面,无法见人?什么联姻通好,若真想与大唐修好,贵国赞普便不会先娶那尼婆罗尺尊公主后,再肖想我大唐公主了!若真将公主下嫁于他,哪位公主为大妇,哪位公主为妾?尔等可是存心羞辱我大唐?”
崔瑾暗暗叫好。历史上,为了彰显所谓的民族大团结,刻意夸大了松赞干布对文成公主的宠爱,虽然修建了布达拉宫,其实文成公主在吐蕃人眼里,不过是一个妾室,还是一个不太受宠的妾。最初,因为文成公主那丰富的嫁妆,松赞干布着实宠爱了几日,但那尼婆罗尺尊公主极为强悍,让文成公主受了不少气,慢慢地,文成公主只能待在自己的布达拉宫中。所以,崔瑾是极为憎恨这种和亲。好好的公主,即便是宗室女,哪个不是被千宠万爱养大的,培养得知书达理、贤淑多才,且千娇百媚,像花朵一般的年纪,便被送到那荒凉之地,任风沙吹,任黄土埋,闻得胡笳声声呜咽,听得南归大雁跌落。可悲,可叹,可恨!
崔瑾紧紧地握了握拳,眼中露出狠厉,如那刀剑般刺向禄东赞。禄东赞觉得全身冰冷,似乎被丢入冰窟窿。他不由打了寒颤,看向那视线的来源,正好,见到崔瑾脸上的愤恨。他很是不解,自己是第一次见到这位武阳郡公,虽然已经听过许多传说,心里也一直仰慕着,希望哪日能得一见。可是,为何武阳郡公会如此反感自己呢?好像自己从未得罪过他啊!
四目交汇,崔瑾轻轻昂起下巴,收敛神色,笑意浅浅,不达眼底。禄东赞自觉自己是极有心计的,又辅佐松赞干布多年,却仍是在这少年郎眼前数次失态,不由皱了皱眉,很是懊恼。他很想质问崔瑾为何如此,但崔瑾一直未曾开口,倒让他不知如何行事。
禄东赞站在殿中,本就是大家关注的对象,一言一行尽在眼中,所以,他的失措很快让众人察觉,也发现了让他失措的原因。李世民笑道:“大论可是认识武阳郡公?”
禄东赞忙扯出一个笑容:“外臣不曾见过。请问圣上,可是文曲星转世的博陵崔氏小十三郎?”
“呵呵,是否是文曲星转世,朕可不敢肯定,不过,若是崔氏小十三郎,那便是了!”李世民抚着胡须得意地道。这可是自己的小女婿,居然名声传到禄东赞耳中,真是给自己挣了脸面。
崔瑾走出几步,向禄东赞微微拱手淡淡道:“早闻吐蕃大论禄东赞为人明毅严重,为吐蕃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作出巨大贡献,甚为贵国赞普倚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崔瑾说得极为客气,但听在禄东赞耳里却让他的心一阵阵地揪紧。虽然,禄东赞自认对吐蕃贡献极大,也深受松赞干布重用,让吐蕃逐渐统一,并成为强国。但是,自从上次向大唐求亲不成反被讹诈后,自己好不易建立起的良好名声便一下子垮塌,回国后,赞普虽未责备,但其他大臣哪里不埋怨的,说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甚至说他卖国求荣,证据便是大唐天子都多次公开称赞他,并说,若是他愿意留在大唐,不仅可得gāo • guān厚禄,还可下嫁公主于他。想想啊,连赞普求亲都被拒绝了,凭什么大唐天子就看中了他?禄东赞一再解释,都无人肯听。最后,今年年初,他出使尼婆罗,让该国尺尊公主迎回吐蕃,让吐蕃与尼婆罗结为友好邻邦,这才让他的声誉有所恢复。可是,崔瑾的这番称赞,禄东赞哪里敢安心接受,不知旁人还如何想呢!他瞟了瞟身后的另外两位吐蕃使臣。果然,那两人脸色微变,他二人也听得懂一些汉语。
禄东赞苦笑着道:“武阳郡公谬赞!食君之禄,分君之忧,忠君之事。在下作为吐蕃之臣,未能为主分忧,着实汗颜。”
崔瑾淡笑着:“若非大论之故,吐蕃各部落仍是一盘散沙,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所以,大论何须谦虚。要知道,过于的谦虚便是骄傲啊!”
他摆摆手,叹了口气,恳切地道:“其实圣上极为欣赏大论之才,曾说,若大论肯屈尊留在大唐,将是大唐之福,有你的辅佐,何愁大唐不昌盛,何愁五湖四海不臣服于大唐?大论啊,得遇如此明君,是今生之幸,千年难求啊!大论可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禄东赞脸色大变,正色道:“在下才学平庸,岂敢担得武阳郡公如此称赞?”
李世民立即懂得了崔瑾的意图,情深义重地表示:“小十三郎说得极是,朕一直钦慕大论之才,若得大论相助,朕无疑如虎添翼啊!”
禄东赞听得差点神魂颠倒,魂飞魄散。因为,他已经听到身后另两位吐蕃使臣的冷哼声,这两位可是自己政敌派来的。他连忙义正言辞地道:“多谢圣上,可是,外臣虽也一直倾慕中原文化,但生为吐蕃臣,死为吐蕃魂,不敢有二心。”
崔瑾摇摇头,极为惋惜地道:“大论太诚实。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虽然松赞赞普也算英勇,但哪里比得上吾皇圣明?”
能站在朝堂上的,哪一个不是人精儿?所以,见李世民和崔瑾一再地诚恳招揽禄东赞,眼珠子一转,立即便明白了这对不良翁婿的意思,随即纷纷加入说服、收买、威逼、利诱的行列,特别是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崔崇、李俊等人,更是不留余力地夸赞李世民是如此英武,如何圣明,如何的胸怀博大,如何的目光如炬,如何的志向高远……简直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一帝。夸得李世民心头美滋滋甜丝丝,表面却不得不不断地自谦,说自己做得还不够,还须再接再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