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混乱长安 【2更/5更】(1/2)
貂蝉在考试院发榜的时候,长安城内已经血流成河,浮尸漂橹,此时已经无法分清谁在与谁厮杀,每一处都是尸体倒下,每一处都有刀剑碰撞的声音。
故事还要从四天之前说起,董卓已死的消息传入长安朝野上下一片翻腾。
当然其中功劳最大的莫过于王允和杨彪,但是杨彪已被满门抄斩,现在功劳最大的便就落在了王允身上,王允便在董卓之后自领太师,并且派皇甫嵩斩杀西凉军在长安的家眷,攻破郿坞。
因为这次离间计失败,吕布并没有像王允投诚,王允想起了曾经的光禄大夫朱儁,便差人赶快去请朱儁守卫长安。
毕竟黄埔嵩现在已经年过七十,当做主将已经有心无力,朱儁虽也不再年轻,却也不过四十七八,正是人生中最为黄金的年华,因此让朱儁作为主将最合适不过。
这时候有人提出此时不应该杀戮西凉军的家眷而是应该安抚,但是此时的王允,如同真实历史上的王允一样,怎么会听进去呢,反而说道,只有绞杀西凉军的家眷,才能让他们投降,说完将此人轰了出去。
当王允的命令传到西凉军中之后,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吕布拔营而走,当夜就攻破了皇甫嵩把守的长安。
由于之前士族们对于西凉军家眷的袭杀,引来了西凉军大规模的报复,那些在破城后躲在皇宫之内的大臣们都已经成为孤家寡人。
而在西凉军身后跟来的是马腾和韩遂二人,这二人的部队比起西凉军更是不堪,好歹西凉军还是有编制的部队,马腾和韩遂的部队可是没有编制的悍匪,进入到长安城内便开始大肆掠夺,有时候与世家武装战在一起,有时候与西凉军战在一起。
就这样在长安城内乱作一团。
历史上评价王允不听劝阻斩杀李傕、郭汜是愚蠢,其实这并不是愚蠢,只不过是汉末军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缩影而已。
不过王允的理想和曹操等人不同,他不求做一个诸侯,但求做一个权臣!这种思想直接导致了王允的死亡。
王允手里只有笔杆子,没有枪杆子,并且错把西凉军当成了宦官和外戚对付,这种错误不是王允治政思维的不足,而是见识的不足,他丝毫没有意识到天下已经不是士族和皇帝一手遮天的天下了。
如今的朝堂之上已经没有了往日威严,官员们一旦出皇宫就会被外面混乱厮杀的西凉军斩杀掉。
官员们都靠着柱子或者墙壁,黑色的官服到处是灰,有的更是被撕扯的破破烂烂。
“太师,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求求您出去让他们和解吧。”一位身穿黑色文官袍的人说道。
“是啊,太师,马腾不是我们的援军吗?为什么还要攻打我们啊。”另一位文官也问道。
“哎...。”王允长叹一声“我是步了那何进的后尘啊!”
“子师,现在不能引诸侯们入关吗?不管怎么说都是王师啊。”皇甫嵩扶着墙,他现在身上的盔甲破破烂烂的,头发也被火燎了一部分。
“刘焉在益州,而且去年被刘表上奏造作乘舆车具(天子所用的车架)千余辆,欲称帝,随后就和刘表对峙起来,刘表在荆州和袁术、刘焉对峙,曹操在兖州,当下青州黄巾又猛攻兖州,袁绍在冀州和长安相距万里,赶过来要花月余。我们哪里还有援军啊。”王允靠在柱子上也不附往日的荣光。
“司州貂蝉呢?司州貂蝉距离我们不过百里,五日便到。”这时候小皇帝刘协突然开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