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回到清朝当海盗 > 第七章 为祖国而战 第49节 世界需要秩序

第七章 为祖国而战 第49节 世界需要秩序(1/4)

目录

(今天终于自己敲键盘了,没有完全恢复,速度比较慢,兄弟们久等了,先抱歉一个。)

印度宣布自治,而这种自治在英国政治和经济势力被迫退出后,又显得矛盾重重。无论是提拉克的民族主义还是甘地的民主资本主义,在印度都无法形成强大的、压倒性的政治的风潮,也无法树立一个有统治地位的的政治势力来引导印度存在的各种政治、军事力量。

这些,只是印度本身的问题。这些问题由mín • zú • máo • dùn产生,由封建经济和民主经济、原始农业和现代工业之间存在的决不兼容的实质所产生,也是目前的既得利益者和旧有的资本(产)占有者、地方政治势力之间争夺权利的混乱局面使然。

1917年的印度,在英国长期的殖民统治下,经济体系不完善,缺乏在经济层面上的dú • lì性。一直以来,这个地方是大英帝国经济作物的主产地,而粮食产量与印度本身拥有的近亿人口显得极度不协调。而印度本身的农业和小工业,又影响到东南亚特别是中南半岛原英属印度支那地区,从而造成两地在经济上的互相影响,也造成的政治上的强大牵引力。

混乱的印度,却因为在印度河西岸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新兴穆斯林王国和恒河口的东巴基斯坦,在周边有锡金率先不承认印度联邦转而寻求强大的大中华帝国的再次保护、有廓尔喀王国对邻近土邦的拉拢,这又形成了一个极为复杂而突出的矛盾——宗教和文化。

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势力错综复杂,这些势力又往往跟新兴的政治势力挂钩。印度教本身跟种姓制度、土邦封建主密不可分,佛教则在亲廓尔喀、锡金的地区和邻近印支的地区拥有大量的信徒,伊斯兰教此时的势力似乎因为团结和旁边一个新兴王国而凸现出来。在宗教文化的背景下,又因为地域和经济形态的差异产生了各种矛盾。比如在工业发达的孟买地区,土邦封建主要应付民主资本主义的冲击,在维护封建特权与自身经济利益之间寻找出路,中部北部的土邦,则要在英国遗留下来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政治、军事问题中尽量地稳定政局,稳定政局又需要在经济政策上作出调整,却又因为各方的利益要求过于悬殊而无法达成一致。

这样一来,印度在5月12日以后,因为恒河地区宣布脱离联邦的起因,各种势力纷纷宣布dú • lì,在短短一周时间,印度居然出现了一百四十多个dú • lì的政权体系,英国人通过自治会议建立的亲英联邦崩溃了!

随即,中南半岛的暹罗、缅甸、马来地区在安南的军事支持下纷纷提出自治要求,而他们没有等待英国政府的答复就掀起了一轮“民族dú • lì”的浪潮,以图跟印度一样造成的事实后再跟英国政府讨价还价。事实上,英国政府在这些地区失控后已经没有心情去管理了,也就任由这些地区的大大小小的王国国王和封建主们宣布dú • lì,保持名义上对英国国王的尊崇。谁都明白,不出半年,这些地区性的政治势力肯定要和身边强大的帝国——大中华帝国拉上什么关系。

在亚洲一片dú • lì浪潮的时候,英国政府对马六甲半岛尤其是新加坡的dú • lì情绪更是无法兼顾,这个地区有一半的人口是华人,是英国目前惹不起也不想惹的。因此在5月15日新加坡宣布dú • lì并请求并入大中华帝国的时候,英国政府采取了睁眼闭眼的态度,还命令殖民当局尽快与中国方面的代表建立联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