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为祖国而战 第43节 攻守易势(3/3)
“全营各车,成三角突击阵列摆开,速度20,冲击。”
三个装甲连立即摆成前一后二的突击阵形,边用机枪扫射前方零星的德军,边用20公里的时速向大桥南猛冲。失去有效战斗组织的德军根本无法实施对装2营的有效攻击,眼睁睁地看着80多辆钢铁怪物势如破竹直扑大桥。
桥头的德军疯狂地用手中的步枪、机枪和能够搜集到的火炮向装2营射击,在人潮涌动的桥头,这80多辆坦克和装甲输送车在整体上并不起眼,但是一冲上桥头,就成为德军无法撼动的钢铁阵线。一片片求生心切的德军冲了上来,在榴霰弹和机枪的打击下成为一堆堆的尸体,后续的德军再次冲上来,再次成为自动火器的打击目标。直到残余的德军无可奈何地举起白旗的时候,桥头阵地前已经积累起了齐腰高的尸堆。
9时50分,海军陆战一师3旅通过大桥在北岸控制了方圆三英里的桥头阵地。雷代尔六个师的德军只有少量冲破最初的空中攻击逃到埃纳河北岸。
11时许,后续的法军刚果部队在朝鲜军的引导下,在桥北扩展桥头堡,建立了一个正面七英里、纵深约五英里的桥头阵地。至此,雷代尔战役快速发起,快速结束,却没有达到战前预计的调动德军的任务,因为,德军已经在瓦伦战线上转入了攻势。
这个时候不能不说聂文青的“以积极进攻代替防御”的战略思想没有完全的体现出来。康布雷和雷代尔的胜利,歼灭了德军10个师的兵力,却没有调动德军向两地大规模的增援,反而让德军统帅部决心要在瓦伦战线上实施突破,取得有决定性意义的战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康布雷战役和雷代尔战役实际上促使瓦伦—凡尔登更加的白热化。
不过,聂文青和周昆不是没有准备,中央突击集群的主动分兵,成为影响瓦伦—凡尔登战局的决定因素。
从清晨8时法军开始象征性地进攻后,德军主动撤退到第二防线积聚兵力,并利用防线间的空地大量杀伤法、美、比部队。早已经做好准备的德军重炮群,也在同一时间向暴露了发射阵地的协约国军炮兵倾泻了大量炮弹,到下午15时,一半的法军重炮部队丧失了作战能力,对前线的火力支援力度降低到水平线以下。
14时20分,蓄势待发的德军开始反攻,一个突击就夺回了一线阵地,随后,在炮火的支援下开始打击正准备加入战斗的法中央集团军群主力。措不及防的法军立即退向预备集团军建立的防御阵地。这样,德军掌握了整个战线的进攻主动权。
当日夜,德军以11个步兵师加2个骑兵师20万人2400门重炮的强大力量出击克莱蒙昂阿尔贡,半夜时分,担负守备任务的法第17军溃退。兰斯—凡尔登铁路再次被切断,这就意味着协约国军西突击集群与中央突击集群最便捷的联系方式被破坏。
战局对协约国军来说,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